白新業
摘 要:工程預算是施工公司實行項目監管的一個關鍵因子,也是施工部門掌控建筑成本和預測資金消耗的基礎,并且還為完善工程施工計劃和制定招標定價提供了關鍵的數據支持。建筑公司對施工預算進行科學、合理管控,對公司的建設效益和整體利益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工程預算管理和施工推進的錢款結算兩個角度出發,分析探討了施工單位如何妥善管理施工預算,并以此為基石,對施工完成后的酬勞結算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施工部門;施工預算;管理水平
工程預算是指對施工項目在一段時期內的消耗和收入情況進行預測并做出規劃。一份完整詳細的施工預算不僅可以指導施工部門的施工行為,還可以管控、限制施工單位在施工材料、施工行動方面的選擇,最大限度地避免材料浪費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公司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干擾著工程預算的制定,對工程預算的合理性有所影響,所以要加大對工程預算的管理力度。
一、施工部門施工預算管控現狀
1.施工部門缺乏工程預算管控意識
從當下來看,施工部門并沒有完全理解施工預算的含義。很多施工部門將施工預算和單位預算混為一談,依據單位預算的管理辦法來管控施工預算。雖然針對施工預算的政策性進行重點講解,但是卻忽略了工程管理的技術性、專業性問題。有一部分施工企業并沒有調派專業的管理人員對施工預算進行有效管控,這樣會使施工預算漸漸失去原有的作用。此外,施工預算的監管思想也較為滯后,即使現階段施工預算定價的方式向工程后一次結清的方向發展,但仍然有許多公司偏向定額計價,而且因為工程施工造價市場信息機制并沒有發揮作用,施工部門工程預算的市場化概念也較為薄弱,這也間接造成了施工預算管控問題。
2.施工企業預算管控機制不成熟
改善施工企業的預算管控最重要的是要監管滲透項目施工全過程。然而現階段我國施工企業預算管控仍然是階段化的管理方針,對項目施工全程管控體系還沒有完整準確的認知。建筑公司、工程設計部門和施工部門之間缺乏共同的工程預算監管目標,彼此之間的有效交流缺失,造成了投資高于實際、施工項目問題層出不窮、施工預算監管體系流于形式。如設計部門對項目做了詳細預算,然而因為設計方案造價沒有通用標準,導致工程投資高于實際;項目監管部門的工作是針對施工預算監管階段的項目質量和進度進行監管,并沒有介入監管工程預算。項目招標階段,假如工程沒有落實下去,就會出現估價錯誤、資金發放不及時、成本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拖慢了項目工程進度。再加上銀行貸款利息逐漸增加,如果缺乏完善的預算監管體系,施工企業將會面臨巨大損失。
3.施工部門預算監管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施工部門的工程預算監管專業性較強,工作極其瑣碎和繁復,作為施工預算人員需要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管理經驗。但是現階段很多施工單位缺少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一方面施工部門預算監管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針對一些較為復雜的項目中出現的問題束手無策,不能及時處理,另一方面監管能力不足,不能協調好工程項目的施工主體等各方關系,不了解法律知識,無法妥善處理施工糾紛問題。施工方缺乏專業的預算監管隊伍,這也直接造成了預算監管無法順利進行。
4.施工企業預算監管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施工企業更加重視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究和開發,以期提高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但目前我國企業施工預算仍然沿用較為落后的方式,項目定金標準還是很多年前的人工收集數據制定的。即使對標準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定額標準,但也不是很權威,導致施工預算編制出現誤差,給施工部門預算監管造成不利影響。如進行樓房建設時往往會參照一個既定的標準進行預算編制,但是現實中還會受到地理條件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預算編制出現誤差。
二、完善工程預算管理工作
1.盡可能減少預算編制誤差
建筑項目施工進程中的工程預算和概算沒有細分,要想讓施工項目全程透明可控,就要細分工程預算和概算,以期達到工程全程監管的目的,最快速的途徑便是由項目預算監管人員計劃好每一部分的施工預算。施工預算要同時符合項目成本監管和項目施工需要兩個條件,依據一方給出的施工圖紙,計算全程所需要的施工材料費,做好施工預算編制。在項目開始前要依據合同所規定的結算方式和養護計劃下達施工命令,工程預算要細化到每個部門。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計劃和工程量臨時變更,對工程預算應做出及時修改,始終保持項目施工和預算同步。項目施工前,要依據施工預算,將原料費用、人力費用、器材費用等詳細列出,分發到有關部門,依據項目計劃來安排施工預算的具體實施方案,并逐步整合完善方案,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降低建設成本。針對地方政府物價管理單位頒布的標準,也要充分了解,這樣做出的預算才會符合各方要求。
此外,還要仔細研究項目施工合同,盡量實現規范化監管,調派有一定管理經驗、專業素質過硬的工作人員來負責監管工作,防止出現無人監管、無人負責的現象。規范協議監管的流程秩序,完善工程合同的規章制度監管體系、審批機制、檢查機制、統計記錄體系、日常維護監管體系等,讓協議管理工作有理有據。針對施工計劃中提到的前沿技術、新工藝原料要分類整理,并預測好費用上報給投資方,由投資方批準后才能運用到施工中,以保障工程竣工后的結算事宜順利進行。
2.擔保項目資金順利到賬
項目施工結束后的錢款結算過程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要到施工現場進行考察,掌握施工的進度和實際情況,了解熟悉預算審批方案,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以有效管理工程項目預算。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施工預算方案中忽視的問題和情況,在親自去施工現場對比了解之后發現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要按照實際情況不斷調整預算方案。另外還有一些項目預算方案是參照器械破土動工來編制預算的,但現實情況則是人工開挖,很明顯這兩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都存在巨大的差異,所以應修改預算,并依據調整后的金額進行結算。
一般來說,在“三包”建筑項目中,工程所需的材料大多是由施工企業供給的,很少由建筑公司提供,這些材料和器械要依據施工協議的要求進行結清。審批人員要和負責材料購買的人員一起擬定全面合理的購買方案,防止因為器械、型號、數目與實際需要大相徑庭而導致浪費狀況出現,增加施工成本、影響施工進度。如果采購方案出現偏差,要考慮偏差原因,并審查預算中的工程量。此外,還要和財務人員多多溝通交流。協議簽訂后,建筑公司會依照協議中要求的事先預支材料費,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會將工程結算書提交給建筑公司,這就需要審批人員將結算書送至財務部,而且與其工作人員說明結算項目,利于財務部核實資金的使用情況。
三、完工清算酬勞時注意事項
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設計圖更改,相應的施工預算也會有所變動,這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在項目竣工等待檢驗時,依據設計圖預算的要求,對預算進行合理變動,變更后的項目造價將會成為最終的結算金額,稱為完工結算。一般由施工企業來進行完工后的錢款結算,經過建筑公司審查通過后,再由建筑和施工企業一起結算。
1.改變工程預算方案
經過全面深入研究了變動的材料,跟原來預估的材料進行比較,發現以前預估材料有記載但在變動材料中并沒有依據實際情況操作的部分,從以前的預算中扣除。例如在一個工程項目中的內壁設計方案,原始材料是水泥而且需要涂乳膠漆,但在實施過程中施工部門將乳膠漆更改為彈性涂料,出現這種狀況在工程最后清算時就要將乳膠漆的費用換成彈性涂料的價格。
2.依照實際情況來預估工程機械所需費用
在計劃預算時是依據施工單位組織確認的施工所需的機械費用和人力費用,在結算時要依據實際的施工所用的機械數目和機械類型進行計算,參加招標的項目要依據施工協議中的相關規定來處理。
3.依照實際情況計算原料價格
大多數情況下,特殊材料都是由施工單位提供的,在進行預算計劃時按照預估價、市場價、指導價來確定項目造價,然而在購買過程中價格可能會有一些變動,很難和預估價一致,所以在結算時要結合實際價格和所用數目進行定價。
從以上幾點來看,優良的施工預算監管工作可以保障施工企業工程預算的合理性,從而確保施工行為有理有據,防止材料浪費現象。本文探討的是施工預算監管工作中的九牛一毛,更全面的內容、更多的方案還要專業的施工預算監管人員在實際工作時去發現、挖掘,以提升施工預算監管工作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朱文娟.對項目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的探討.中國商論,2017(28).
2.于欣,包磊.淺議工程項目預算管理.現代經濟信息,2017(15).
3.王憂云.論建筑工程預算與造價管理相關問題.工程技術研究,2017(06).
4.薛高潔.施工單位建筑預算管理常見問題分析.科技與企業,2014(16).
5.楊莉.施工單位工程預算管理的相關分析.財經界(學術版),2013(20).
6.薛紅衛.做好項目預算管理控制工程造價.建筑工人,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