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隨著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崛起和發展,基于第三方平臺的移動支付快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公立醫院應用移動支付可以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縮短就醫等待時間,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的問題。同時,隨著第三方平臺的介入,在患者就醫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第三方支付在公立醫院應用的成效與不足,提出其運行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公立醫院;第三方支付;影響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特別是大型城市公立醫院一直因排隊掛號難、等候時間長、看診時間短的問題為人所詬病。患者就醫體驗差,滿意度低,也是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縱深推進,國家要求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開展醫師多點執業,公立醫院的賣方市場地位不斷面臨挑戰。如何通過改善醫療服務,提升醫院綜合競爭力成為一個新的命題。公立醫院利用移動支付手段緩解病人就醫排隊問題,不斷創新和改造醫療支付形式和流程,提高就醫體驗,正是改善醫療服務的一大舉措。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通過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平臺獨立于付款人和收款人,不參與付款人和收款人的交易,僅作為交易的中介,提供交易的款項和支付的平臺。
當前,在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上,網絡金融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和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占據了市場90%以上的份額,并且先后推出了未來醫院、智慧醫療的計劃,開始進軍醫療支付行業,開發預約掛號、門診繳費、住院繳費、智能導診、清單查詢、檢查報告等模塊,并不斷完善。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三甲醫院已經逐步開始上線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拓展第三方平臺在醫療服務流程中的應用,以此優化服務流程、減少排隊等候、方便快捷支付,著力解決長期以來的“三長一短”問題,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二、公立醫院應用第三方支付的積極影響
(1)預約掛號緩解“掛號難”。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預約掛號功能,特別是支付寶和微信預約掛號的使用,使公立醫院預約掛號的途徑和方式得到拓展,廣大患者擁有了更為便利的預約就醫渠道。患者預約掛號后可不必到醫院窗口取號,直接按照掛號信息上的時間地點看診,合理地安排就醫時間,不需一早就到醫院排隊等待。從總體上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應用使得公立醫院預約就醫率顯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立醫院特別是大型城市公立醫院“掛號難”的情況。
(2)在線繳費減少排隊時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線上繳費、檢查預約、院內導診等功能,患者不必在診間跑來跑去,醫生看診開單后可直接在手機繳費,然后根據提示到相應地點檢查、治療或取藥,大大減少了排隊次數和等待時間。同時也緩解了醫院窗口長時間排隊的情況,減小了窗口人員工作壓力。這些舉措優化了醫院就醫流程,改善了病人就醫體驗,也改變了公立醫院擁擠不堪的現狀,醫院整體就醫環境大大改善。
(3)自助就診降低運行成本。第三方支付在公立醫院的應用使得看病就診過程自助化、智能化。患者只需擁有一臺智能手機,登錄第三方支付平臺,幾乎可以獲得除專業醫療知識外的所有信息。第三方支付平臺大量替代了醫院窗口服務人員特別是掛號人員、收費人員、導醫的工作,能夠使醫院減少窗口人員數量,降低人力成本。
(4)優化流程促進醫患和諧。第三方支付的應用簡化了復雜的就醫步驟,促進了流程的優化,大大提高了醫院的服務效率,節約了時間成本,促進了醫院效益的提高。患者在醫院的停留時間縮短,滿意度高,改善了以往擁擠嘈雜的就醫環境,減輕了醫務人員的診療壓力,醫患之間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溝通,醫患和諧度提高。
三、公立醫院應用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1)與醫保對接存在困難。目前第三方支付在醫療體系中的運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與現行的醫保系統對接。使用醫保支付的患者仍然需要到窗口排隊繳費,不能享受到移動支付帶來的快捷便利。由于信息技術能力的限制和醫保政策的要求,要將醫院信息系統、第三方支付系統及醫保系統對接還面臨諸多困難。
(2)資金安全風險。公立醫院應用第三方支付的資金安全風險主要表現為在途資金風險。第三方支付平臺一般都是采用二次清算的模式,在交易過程中,患者將醫療費用轉到公立醫院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開設的賬戶,只有將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資金提現到醫院銀行賬戶后,才能確認資金收入,這中間的時間差就形成了在途資金。在途時間越長、在途資金總量越大,醫院資金安全風險也就越大。
(3)信息安全風險。公立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對象是患者,在應用第三方支付的過程中除像其他行業一樣會涉及患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個人資料外,還會涉及患者的病情這一重要隱私。第三方支付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存在的支付方式,互聯網在極大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一直面臨著泄露個人隱私的安全風險。患者的檢查報告、病情記錄等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并被不法分子利用,不僅侵犯了患者的隱私權,而且還有可能給患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四、公立醫院完善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建議
(1)嚴選合作平臺,保障資金安全。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交易中介,以自身信用為公立醫院交易資金作擔保。因而公立醫院在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開展醫療業務時,務必要選擇實力強、信譽度高、運營成熟的企業。這些企業技術比較先進,安全有保證,有成熟有效的風險防范制度,能提供穩定的服務。同時在設置第三方平臺賬戶提現頻率時,盡量縮短資金留存時間,控制在途資金風險。
(2)健全財務結算制度,強化內控監督。第三方支付平臺基于網絡系統實現交易,由于交易過程中硬件、軟件、系統接口等可能存在的技術問題,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信息與醫院結算系統可能會出現差錯。醫院必須健全財務結算制度,完善內部報表體系,建立賬務核對制度,做好交易明細核對、日匯總金額核對、預存款存量余額核對,并做好記錄。每日將醫院系統、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到賬三方數據相互驗證,任何一方出現差錯都能較快地找到問題,盡快解決處理。同時,要加強對退費等重點環節的管控,嚴格規范第三方支付的退費流程,防止醫院資金流失。
(3)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保障信息安全。公立醫院要重視對系統安全硬件、軟件的投入,查找信息安全漏洞,防范數據網絡風險。設置信息監控體系,對醫院在第三方平臺上的交易數據進行實時監測,遇到異常數據及時進行警示。確保醫院財務信息安全、患者隱私信息安全,為公立醫院推進數字化建設、利用互聯網優勢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提高醫院綜合競爭力提供堅實保障。
移動醫療是未來醫療行業的大勢所趨,第三方支付正是沖擊傳統醫療行業業務的第一波浪潮。公立醫院如何在信息時代的浪潮中立足市場,把握機遇,既要緊跟時代步伐抓住市場導向,也要根據自身特點做好風險防范,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創新,創造“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