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陳海菊 李志慶
[摘 要] 近些年來我國的醫學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臨床實踐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無法滿足現代醫學對臨床醫學學生教學的需要。為此,積極探索臨床醫學學生臨床實踐教學的新方法,以更好地培養醫學生適應臨床。湖南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創造性地提出培訓標準化病人SP,用以幫助臨床醫學學生進行臨床實踐的教學與考核。
[關 鍵 詞] 標準化病人SP;內科;教學;臨床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34-01
近些年來,我國醫學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臨床實踐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我國的傳統醫學教育的重點在于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傳授,但是人文素質、臨床溝通、應變能力教育等存在缺陷。所以現代臨床實踐教學的重點要注重培養臨床醫學學生如何與病人溝通,從中發現疾病特點、分析發現的問題、處理問題,適應未來臨床需求。為了探索適合臨床醫學學生的臨床教學新方法,我院內科教研室從2017年起,開始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培訓標準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并將標準化病人SP應用于湘南學院2014級臨床醫學9班-14班285名學生內科臨床見習中。本文就我院內科教研室使用標準化病人SP輔助臨床醫學學生內科臨床教學實踐,淺談教學體會。
一、SP的發展及應用概況
SP模擬教學法誕生于1963年的美國,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并將其用于臨床教學、課程評估和(或)技能認證中。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在部分醫學院校開始試點使用標準病人進行醫學教育改革模式的探索。雖然至今已逾20余年,但由于院校教研水平差異、經濟發展不均衡等諸多原因,導致SP模式在我國進展較為緩慢。
二、SP的培訓與招募
在我院內部招募優秀的青年醫生作為專業的SP人員,并由我院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編寫臨床情境劇本,模擬真實的病例,指導標準病人SP開展情境式的教學。我院內科教研室的經驗是,內部選拔出優秀的青年醫生作為SP來培養,保證SP具備各項基礎素質。
三、SP輔助內科臨床實踐
(一)一般資料
選取湘南學院來我院見習的2014級臨床醫學9班、10班、11班、12班、13班、14班共285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學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全體學生均已完成臨床醫學基礎課程及內科相關臨床課程,具備基本臨床診治能力。兩組學生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臨床見習教學模式,首先開展理論教學,隨后進行實踐教學。研究組學生使用標準化病人SP進行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所使用的SP劇本均由我院內科教研室討論及修訂,貼合臨床實際,符合疾病特點。先進行理論上的教學,并使用標準化病人SP進行臨床示教。隨后開展臨床實踐,將見習學生以分組的模式參與臨床實踐,推選小組成員對SP進行模擬臨床接診病人的程序,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而作為旁觀者的其他小組成員,則對演練者的臨床溝通、病史采集、體格檢查、人文關懷等進行評價,指出錯誤及不足之處,并討論相應的解決方法。最后由帶教老師對臨床實踐情況進行點評,強調注意事項,總結疾病的知識要點,鞏固相關的臨床技能。同時,SP也可對學生的不足予以指正,并指導學生規范臨床實踐操作。
(三)觀察指標
見習結束后對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學生進行理論成績、實踐操作成績的比對,并采用問卷調查,讓研究組學生對SP教學的方式進行效果評估。問卷調查下發后,所有學生均以不記名的方式當堂獨立完成后上交。本組研究發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四)統計學方法
所有采集數據均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五)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學生的考核成績明顯更佳優異,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此外,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研究組對SP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有80%的學生表示,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應用標準化病人,有利于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與臨床應對能力及臨床體格檢查的準確性,優化學習效果。
四、體會
通過SP幫助臨床醫學學生進行內科臨床教學的實踐,我們得出如下四點優勢:(1)能模擬大部分呼吸系統疾病的癥狀,更直觀的形象,便于學生加深對醫學理論的理解;(2)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得到有效緩解,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判斷患者自身疾病,有助于加深對醫學知識的理解;(3)通過SP模擬實際情景,讓學生對心理、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思考,提升臨床思辨能力,加深對醫生職業的理解;(4)有助于形成相對統一標準的考核機制。同樣的,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SP教學存在的問題:(1)提供的病例相對常規,缺乏特征性異常體征;(2)SP能模擬的病種也有限,很難全面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等。整體來說,SP只能作為傳統見習實習、理論講授、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外的一個有效補充,但仍然不失為當前臨床醫學學生臨床教學的一個良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余勇,杜紫燕,施敏驊,等.運用標準化病人輔助留學生呼吸內科臨床實踐中的教學與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121-122.
[2]戴玲麗,張軍芳,奚桃芳.完善標準化病人培訓體系的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2):150-152.
[3]王芳俠,劉原,馬肖容,等.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技能訓練和考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64-65.
[4]梁冰,李苗,胡丙清.國內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10):1739-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