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玲
[摘 要] 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就業問題。長期從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工作,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有效地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關 鍵 詞] 操作技能;動手能力;實踐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267-01
“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已成為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必備工具,同時網絡的高速發展,計算機的日新月異,對人才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校能否快速培養出適應企業的人才,對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就業極其重要。因此,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必須跟上社會需求、企業步伐,不斷更新知識和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學有所長,實現技能為企業所用,企業為我服務。現結合筆者長期的教學經驗和學校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現狀
(一)學校生源嚴重不足
目前,從國家大數據來看,因政策的調控,中職學生招生規模雖有所提高,但并沒有完全改善。首先,部分學生和家長潛意識里認為,職業院校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舉,沒能正確認識到技校的特色和優勢。其次,職業學校準入條件低,就讀的學生絕大部分學習基礎差,知識儲備量少,教師上課進度受影響;另外,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實踐課玩網絡游戲,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二)軟、硬件更新不及時
教學設備、設施投入存在很大差異,很多學校在計算機軟、硬件上都是一次性投入,普遍存在軟、硬件陳舊,后期維護、投入不夠的問題。導致計算機軟、硬件跟不上教學的實際需求,無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需求,也和企業的資源配置不能有效接軌。
(三)教材和師資落后
計算機及網絡信息發展異常迅猛,知識增速快,現實要求學生所接受的知識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堂使用的教材內容嚴重脫軌,一些中職學校老師上課的教科書內容沒有及時更新,課程設計相對老套。此外,一些中職學校沒有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任課老師的信息來源受限,無法在短時間內系統、全面地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特別是企業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不成正比,導致職業學校的發展與現實脫軌。
二、提高中職學生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如何有效提高中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其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改變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獨立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鍛煉,導致學生對具體應用方法不甚了解,理論與實踐脫節,出現動手能力差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應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體”,“教師主體”為“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具體講,就是在計算機教學中,老師可通過操作計算機向學生展示操作效果,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加強校企合作
教育部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鼓勵校企合一,形成產教結合,校企共進,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的職業教育模式”。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加強與企業的對口合作。將優秀企業引進校園,在任課教師的帶領下,根據學生專業實際,定時讓學生進入企業實踐。讓課堂教學和企業實踐有效結合,找出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和不足,為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提供依據。這樣培養的學生無論從能力上還是技能上都能很快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三)更新學生考核辦法
考核是檢驗一個學生學業水平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中職畢業是否達到技能標準,是否符合畢業條件,關鍵在于制訂有效的考核辦法。在計算機考核過程中,我們要著重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生平時階段性實踐檢測,把階段性實踐檢測成績納入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可以采取“總評成績=理論考試×30%+階段性實踐成績×30%+上機實踐考試×40%”的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同時可以把省級或者國家級相關技能證書和計算機過級證書作為畢業的一個硬性條件。
三、結語
我國目前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將要實現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的飛躍。在這樣的環境下,社會和企業對人才技能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中職計算專業學生要想能跟上社會步伐,適應企業標準,就需要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必須先跟上社會腳步和企業步伐,不斷更新知識和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在教育教學上下大工夫。
參考文獻:
[1]龍鈞.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現狀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電子版),2012(2).
[2]楊揚.淺談中職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J].速讀(下旬),2016(4).
[3]秦義賓.淺談如何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