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金霞
摘 要:本文借鑒財務會計理論的指導思想,參考實際調查,進一步研究現代制度基本建設的投資會計基礎,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納入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筆者看來,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對信息使用者而言是一種長期、根本的有力核算方式。和已有的與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相關的研究相比,本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實現了理論和實際的高度融合,堅持了會計要素對接的指導,進行了大量的比較、歸納和分析,制定了一套完備、可行的并入后核算體系。
關鍵詞:事業單位;基建會計;事業會計
事業單位指的是由國家投資,政府部門創辦的,提供科、教、文、衛、體等社會服務的組織。國家在進行社會管理時,經常要以事業單位為依托,這也是政府管理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一直以來,我國都在不斷研究事業單位的管理和改革,其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問題更是引起了多數群體的注意,本文就重點研究了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納入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的問題。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與核算制度有關,甚至決定了一個企業的運轉效果。長期以來,事業單位的基建會計都是單獨存在的,和事業會計核算是兩個分開的獨立體系,盡管事業單位的賬和會計報表都有兩份,但沒有一份可以將完整、有效的會計信息全面反映出來。因此,推動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的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必須要加快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和事業會計核算的融合,將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
一、事業會計和基建會計概述
1.事業會計
事業會計是預算會計的一個分支,不僅可以將事業單位經濟活動全面反映出來,更可以對其加以監督。事業會計的主要計量單位為貨幣,可以全面、持續、完整地反映和監督各類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過程與結果,因此,要加強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促進機構資金使用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對于政府宏觀管理而言,會計預算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統,也是各單位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 企業會計的最突出的特點主要有三點:第一,不像其他單位,公共機構,因為它們建立的公共福利性質。 因此,投資者沒有增值和盈利的投資基金,但他們是有限的。從原則上來說,應該把事業單位的出資者提供的資金稱作基金,因為這些資金是不期望資本回收和投資回報的,但必須要結合出資者的意愿以及相關法規,將其用于指定用途,因此說其具有限制性。其次,事業單位的收支項目一旦和財政資金相關,就必須要符合國家預算管理的要求。這是因為接受事業單位反映和監督的資金,絕大多數都為政府的財政資金,因此,建立會計科目時,事業單位應與國家預算收支賬目保持一致,以客觀,全面地呈現國家預算執行情況。 最后,事業單位會計不需要考慮損益,最重要的會計內容就是相關基金的收支平衡。 由于公共機構的非營利性,國際收支并不反映經營業績,而是資金使用空缺。 因此,一般來說,企業會計不需要考慮成本和利潤或虧損。
2. 基建會計
我國尚未形成明確的國有建設單位法律概念。 一般來說,國有建設單位是指承擔國家基礎建設工作的基層單位。 基本建設會計是指對國有建設單位進行基建活動的核算和監督,也是中國統一會計核算和管理中的第一個會計核算。其既可以為經濟信息系統提供基建財務信息,也能夠管理建設項目投資,在建設資金的使用監督,工程造價的控制上都產生了明顯作用,并有利于投資消息的提升。基本建設會計是指基本建設投資的公共機構的會計處理。 其主要特點如下:四,首先,它具有明顯的獨立性。 現在,基建會計和企業會計兩種核算它們彼此分開。也不能將基建會計納入預算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基建會計不論是核算方法,還是核算制度,都有著鮮明的獨立性。第二,一次性。基本建設投資并不是一種日常經濟活動,而屬于資本性支出,其過程不是連續不斷的。就我國來說,要想開展一項經濟建設,最先要做的就是申請批準立項,得到相關部門的批準后,才能獲得資金支持;其次,建設單位需要按上級給出的任務計劃書按期完成建設活動;最后,在項目建設完成后,需要進行竣工決算,將資產交付給事業單位,到此才算真正完成基建任務。第三,不具增值性。事業單位的建設項目不具備營利性,其各項工程、財產的建造和購置,并不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所以,建設單位在獲得積極資金之后,必須要把資金用在指定的范疇,不能二次銷售購入的材料和建成的工程,一旦建設工程完成,就必須要向事業單位移交,并根據實際建設中的直接和簡潔耗費確定其價值。第四,基礎性。基本建設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生產和提高生產能力,在竣工決算后,其就會轉變成事業單位的資產,作為基礎設施而存在。
二、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的必要性
1. 實現財務會計目標的需要
就機構會計而言,目標是向受托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其決策的科學性。要想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進行研究,就需要格外關注其創辦者、管理者、受益者和支持者,這些人對事業單位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具體而言,這些使用者涵蓋了捐贈者。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群眾等。所有信息使用者對事業單位的資產信息都非常關注,希望借此來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做出準確判斷。但從事業單位年度報表來看,其中關于基本建設投資基金的記錄是非常不完整的,僅僅羅列了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和占用情況。顯然,信息使用者在面對這種反映方式時,并不能全面了解建設投資的完整情況,無法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做出準確地判斷,更不用說借助這些信息來完成決策。所以,將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顯得更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基本建設投資會計信息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深度融合,并將兩者共同添加到事業單位年度決算報表,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詳細的信息,幫其做出正確決策。
2. 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
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開始著手改革部門預算,改革的效果也比較顯著。如今,部門預算除了繼承了傳統優點之外,更加強了項目管理,建立在部門基礎上,再結合功能、預算科目等內容,對部門內各項資金進行進一步細化。這一分類方式的應用,是財政部門管理思想更新的外在表現。同時,也調整了部門編制范圍,在部門預算項目支出中并入了基本建設支出,真正堅持了“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則。但是,由于基礎設施會計核算體系相對獨立,只能說明資金的來源和占用情況,而并未核算收支,所以,部門在上報基本建設項目預算時只能按照事業單位收支科目上報,沒有實現其和部門預算信息的而有效對接。為此,從經濟效益層面來說,應該加快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的腳步。
3. 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發展,使我國的資本開支成為更加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在此背景下,事業單位資本性支出的唯一來源不再是基本建設投資,其重要性有所下降,沒有必要再沿用單獨的會計核算制度。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來處理不同資金來源的資本性支出,造成信息不可比問題越發嚴重。因此,面對多元化的投資主體需求,必須要將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中。
4. 解決目前核算方式問題的需要
中國會計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企業會計,預算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基本建設會計是與三個不同的獨立部分。其不明確的地位也造成了很多不便。如會計人員和學者都不了解基建會計,眾高校會計專業中沒有這門課,在各類會計考試中也不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上述狀況的存在,不論是對培養基建會計人才,提高基建會計核算規范性還是基建會計本身的發展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事業會計核算中并入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可以培養出更優質的基礎設施建設會計人員,完善基礎設施會計標準化工作,推動基礎會計學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快速發展。
三、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的方式
1. 實現基建會計和事業會計的會計要素對接
在會計準則理論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無疑就是會計要素。為此,要想推動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和事業核算會計的良好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兩種會計制度的會計要素融合在一起,再推動會計科目的有機結合。實質上,會計要素是會計目標的分類,是根據不同會計科目的特點或其他事項的經濟特點,對其加以分類的結果,在會計信息中,即可以對不同會計要素進行分類,也可以將其組合在一起。因此,當一個會計對象包含兩組會計元素時,它從不同角度劃分會計對象的類別,并將其相互銜接起來。
2.并入后會計科目轉換和對接
會計主題是指賬戶的名稱,這是對會計要素的進一步細化。在會計核算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統一會計核算和使用說明,可以為各單位設置和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為會計賬目工作打好基礎。
3.并入后基本建設投資業務核算
會計要素會計核算與會計業務基礎設施和機構的結合,已經完成了會計與會計基礎設施對接的轉換,機構進入會計職業的大部分內容是完整的,記錄內存還需要做的就是使用會計和業務細節,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系統。
事業單位必須意識到將基建會計并入會計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從而推動兩者的融合,以獲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參考文獻
1.屈衛華.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的相關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5(21).
2.李宗紅.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基建賬并入“大賬”的探討.中國集體經濟,2015(24).
3.馬淑紅.基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基建并賬核算管理探析.現代商業,2015(6).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