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雅娜 邢英莉 孫龍婷 劉潔玉
摘 要:當前時代是信息化時代,也是大數據時代,人工活動被自動化大幅取代,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數據共享。大數據既給各個領域帶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本文主要分析大數據對高校財務管理領域的影響,并針對大數據帶來的沖擊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財務管理、數據共享、系統
一、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
1.選題背景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應運而生。大數據的定義為“以多元形式,自許多來源搜集而來的龐大數據組”。作為互聯網的產物,大數據的核心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收集、分析、處理,提取出具有價值的信息。它在眾多領域翻起巨浪也毋庸置疑,重要的是人們如何利用它,使它最大地發揮作用。
2.選題意義
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系統地了解時代的產物――大數據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利用大數據。本文以高校的財務管理為研究方向,而不是企業,在于高校的財務管理研究起來相比大型企業簡單一些,更加基礎,同時,在教育方面占據一些優勢,因此,對高校的財務管理進行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大數據對高校財務管理的積極影響
1.實現資源與數據共享
大數據出現之前,高校各部門組織如教務科、財務科、學生處彼此間相互獨立,數據分離,財務部門想要獲取其他部門的相關財務信息,需要分別獲取,并且資料與數據偏向紙質化。而今,由于大數據的出現,高校可以通過開發一個系統將整個高校的部門組織聯系在一起,資源共享。通過給予不同部門關于各自職能的相關權限,財務部門可以直接獲取其他部門的財務信息。同時,系統將信息統一化,格式統一,簡潔清晰,方便管理與使用。
2.降低財務工作繁復程度
對于差旅費用、發票等需要報銷的票據,原本需要相關人員自己到財務科排隊報賬,過程煩瑣、耗時。如果采用專門的報賬系統,高校中的老師、行政人員等可以自行登錄財務系統進行報賬,流程簡便、格式統一,并且減少了財務部門的工作量。另外,大數據支持下的財務系統可以將存儲的大量信息進行快速整合、分類、處理,甚至在一些方面實現業務批量處理,從而大大簡化了財務人員的操作流程。
3.降低財務預算難度
作為各部門在接下來一年能否正常運作的基礎,財務預算重要至極。而部門內部預算與校內預算脫節一直是高校財務預算的一大難題。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通過預算體系可以讓部門在統一的系統開放時間各自上報來年的財務預算項目與所需金額,提交至校內進行審核,高層領導批準合理的預算支出。財務系統的運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高校雙向脫節的問題。
4.披露財務信息及時
財務信息一直以來的一大弊端是:信息不對稱、披露不及時。大數據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報銷清單經財務部門處理上傳到財務處理系統,處理過后的相關信息可以即時被高校老師、行政人員查詢;財務系統還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制成不同的財務報告,且財務報告可以及時被信息使用者獲取。
三、大數據對高校財務管理的挑戰
1.財務信息安全性低
大數據背景下,數據傾向于電子化,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財務信息囊括了整個高校教職工、學生、行政人員等的海量信息,如果使用的財務系統安全防御系數低很可能被病毒感染,以至于系統癱瘓。如果有不懷好意的黑客惡意入侵、攻擊系統,有可能會導致整個高校的財務信息以及人員的私密信息泄露,給高校帶來風險隱患。以安徽財經大學為例,在2017年,該校的一卡通充值系統被黑客惡意攻擊,造成長時間的系統癱瘓。
2.復合型人才稀缺
信息化時代要求人們與時俱進,高校要想使用財務處理系統,就需要同時具有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與專業財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他可以通過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將復雜的財務信息進行分類、處理,能夠熟練地運用財務處理系統。然而,高校中原本的財務人員部分因年齡較高即將退休而拒絕學習新知識,部分不具有數據處理知識且學習能力不夠強,使得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在高校中本就不易尋得。同時,因這種復合型人才比較稀缺,外聘也尤為困難。
3.成本費用較高
(1)硬件設備費用。系統中要存儲眾多學生、教職人員、行政人員等的信息,充足的運行空間必不可少,對這些信息進行數據整合處理,快速的運行速度也十分關鍵,這首先要求硬件設備要到位,即使租用外部的云空間也耗費巨大。
(2)軟件設備費用。財務模塊可以細分為銀行模塊、資產模塊等,學生、教職工等的編號與學校配發的銀行卡相對應,工資、補助、獎學金等也有不同的發放細則,因此,需要有不同的軟件平臺對應不同的群體,處理相應的財務事務。這些軟件平臺也需要有高校內部技術人員或外部技術人員進行開發,同樣耗資巨大。
(3)維護費用。系統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當系統運行出現問題或在某些方面落后,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系統進行整改,這于高校而言也是一項額外的開支。
4.對信息數據要求嚴格
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只有數據本身準確且沒有缺失,才能保證得到的結果是準確的。然而,對于人員基數龐大的高校來說,在系統中需要存儲的信息量無疑是恐怖的,要想做到數據不出差錯,可謂難上加難。更何況,這些數據需要財務人員人工錄入,假如在輸入數據的過程中出現錄入錯誤或者數據本身是錯誤的,得不到準確的結果,就需要耗費財務人員巨大的心力去尋找錯誤源頭。
四、針對大數據帶來的沖擊相應的解決對策
1.增強安全意識
為了防止系統被病毒感染或被黑客惡意攻擊,需要高校方面提前做好防護工作。
(1)定期展開定向的安全意識教育。所謂防患于未然,從最開始就要建立安全意識,教育高校相關人員養成信息安全意識,保證信息的安全傳送,每次操作完畢之后都要保存并立即關閉系統。
(2)對系統進行加密處理。要加強系統的權限管理以及身份認證,建立防火墻,保證非高校相關人員無法進入系統;對系統中存儲的信息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保證系統中的信息不會輕易泄露。
(3)嚴格篩選系統開發人員。相關工作人員最好是高校本身的教職工或技術人員,其一,對高校的信息有充分了解,開發系統或許更全面一點;其二,高校自身的成員對集體具有歸屬感,屬于可信任群體。如果高校中不具有此類專業的人員,可以選擇外部口碑較好且可信任的人員進行系統開發。
(4)對系統進行安全維護。在系統正式運行之后,高校最好配備專門的安全人員對系統進行實時安全監測與維護,在系統出現問題時也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培養復合型人才
鑒于復合型人才的稀缺,且高校自身具有教育培養的優勢條件,高校可以開設專門的專業或給財會專業增加大數據處理方面的課程,提高該方向的教育經費額度與師資力量,爭取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學生對大數據的應用、操作有切實的了解,從而培養出大數據處理與財會知識能力并存的復合型人才。既可以解決復合型人才稀缺的困擾,又可以保證人才的歸屬度,可謂“自產自用”。
3.對涉及系統開發的各個環節設計合理又優惠的方案
為了降低系統開發的費用,可以在系統開發前,邀請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全面了解需要開發的系統的人員以及精通系統開發技術的人員,合力進行系統開發方案得研究。將系統開發分解為若干環節,如硬件配備、軟件開發、人員配備等,解決有哪些系統功能、技術難易程度、數據存儲、處理量等基本問題,保證理論性研究全面且不脫離現實。然后將各個環節整合在一起,在保證各個環節的方案相互不沖突的情況下,整理出合理、可行性強、價格優惠的方案。
提前進行系統開發研究有助于系統開發整個框架的建立,從而幫助開發人員詳細了解需要開發的系統,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加快項目進度。而且,有明確的目標計劃可以省去盲目開展時所花費的不必要開支,使系統開發的財務預算與實際支出偏差較小。
4.為系統配備錯誤提示功能
為保證數據準確,財務人員在錄入時要做到認真仔細,盡可能不出現輸入錯誤。但是,僅僅如此缺乏保障,如果在系統開發時添加錯誤提示功能,當數據的大小、格式與其他數據偏差較大時,系統會自動提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出錯率,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五、結語
大數據是把“雙刃劍”,運用得當,高校可以與時俱進,簡化工作,降低難度;操作不慎,高校可能面臨安全風險與種種挑戰,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高校應盡可能把握大數據帶來的機遇,規避風險,克服挑戰,在大數據的風暴中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變革。
參考文獻
1.范春琴. 淺談大數據時代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中國商論,2018.
2.張詠梅,穆文娟.大數據在高校管理會計的應用研究.教育財會研究,2015.
3.王怡. 會計信息化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流程再造研究.江蘇大學,2017.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