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穎
摘要:現階段,中小企業在經濟體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問題之一,本文以分析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為主線,先簡要介紹了中小企業的現狀,然后揭露了當前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同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組織結構;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為了取得長遠的發展更加注重對自身的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現階段,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經濟主體,但是中小企業普遍缺乏科學的管理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就需要企業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上提高自身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水平。
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較低,經營決策靈活,財務人員素質不夠,財務機構設置不夠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中小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很難穩定發展。
一、中小企業內控管理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環境不佳
(1)組織機構不科學。我國現階段的中小企業的組織機構不規范,很多公司的組織機構只停留在理論上,并沒有現實的實踐。經營權與所有權并沒有實現真正的分離,并且缺少職業經理層。內部控制部門對于公司來說只是一個小部門,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例如,部分企業僅有基本的管理層以及人事、財務等職能,部門之間缺乏協作,管理人員也沒有這種意識,導致各部門沒有及時進行業務上的溝通交流,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
(2)人力資源制度不完善,缺少高素質人才。中小企業規模較小,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以制造業企業為例,中小企業對員工的從業技能要求沒有那么高,普遍存在員工學歷層次偏低、職業素質不高的現象。管理層對人員的選用與管理也沒有嚴格的標準,在入職之前簡單地做個培訓就讓員工上崗,在熟悉業務之后就沒有跟進培訓,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發展。所以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應該重視的,如果企業不能很好地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本來就缺乏人才的中小企業就很難發展壯大。
(3)會計崗位職工職責不完備。在中小企業創立之初,會計崗位只是用于記錄經濟業務,設置會計崗位的目的并不是獲得企業的財務信息從而利用財務信息去參與經營決策,出于成本的考慮,企業的會計崗位往往是能減則減。會計機構不健全、財務人員素質低是許多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一人兼任多崗,或者兼任了不相容崗位,很容易使會計記錄發生錯誤,而且不相容崗位缺乏制衡或者根本沒有權利制衡,缺少監督,就會導致舞弊現象的發生。
2.防范風險能力弱
中小型企業對于風險的認識不足,管理者認為自己的經營規模比較小,要加快速度擴大自己的規模,在生產中對產品的質量沒有嚴格檢驗。缺乏對目標設定的規劃,企業的經營過程伴隨著風險。在資金運營的管理方面,資金使用比較隨意,不會充分研究資金的合理配置。在企業內部風險管控的體系建設不足,無法對內部的經營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生產技術比較落后,生產環節一旦出現問題,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3.信息傳遞障礙,溝通不順暢
信息傳遞在企業內部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各部門通過信息傳遞相互溝通,企業管理層通過信息傳遞來協調各部門關系,組織生產經營。溝通方面,即使建立了信息部門,企業也缺乏相應的能力去維護,就會導致內部信息傳遞缺乏及時性、反饋性,使信息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且企業不重視信息技術人才的聘用,信息系統建設緩慢,與此同時,企業與債權人、資者的溝通不順暢,中小企業往往存在幾份含有虛假信息的財報,用來應對債權人和投資者。
4.內部監督有效性不高,監督力度不大
中小企業處于節省成本的原因并沒有設立獨立的內部監督機構。企業一般只注重表面形式的監督,雖然企業的管理者有一定的監督意識,但是認識得不夠深刻,對待內部控制的意見也非常隨意,沒有進行風險評估考察,相應地也沒有應對風險的措施。從企業員工角度來看,某些部門的負責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意接受有效的監督,按照個人的意志工作。內審部門畏首畏尾從而無法發揮內審職能的現象,在中小企業很常見。
二、中小企業完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措施
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加強防范風險意識
內部環境是內部控制設計和應用的基本環境,要從根本上落實內控,就要先建設好企業內部控制的大環境,環境決定了公司的員工工作氛圍、工作環境、工作質量和工作的有序性等,所以要從環境開始來規范公司的內部控制問題。
(1)改善公司的組織機構。聘任經理對企業進行管理,經理有著比較高的經營水平和眼光,有利于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讓公司健康發展。使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并設立監事會來加強權力制衡,監事會通過對企業董事、經理層的監督來了解是否存在問題。
(2)完善員工管理方式,使員工各司其職。針對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的企業員工素質的問題,首先企業應該由專人去負責人才招聘,引入高素質人才。其次應該完善職工的薪酬制度,企業應該建立薪酬與業績關聯的薪酬制度,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也有助于降低企業激勵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道德風險。不僅如此,還應該加強對會計人才的培訓,及時學習最新的會計準則,健全崗位的設置。
2.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方式
當前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普遍存在問題,企業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完善措施,缺少哪一環或者哪一環存在問題,企業應該著重去解決它。風險識別體系的構建需要董事會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委員會來負責執行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
3.改善信息傳遞障礙和溝通不順暢
在信息與溝通風險管理方面,要保障企業實際財務收益高于預期財務收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動,實現風險識別、衡量、應對、防范整個全過程。首先,要建立健全高效的信息管理機制,信息管理包含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傳遞、存儲等環節,在計算機硬件、軟件、計算機人員方面加大投入。如實披露企業各種信息,采用多種方式促進內部溝通。目前很多企業在對外溝通上存在問題,很多是由于企業沒有對外披露企業真實的信息所致。充分的內部溝通對企業的內控環境、風險的評估、內部監督來說很重要,企業應當采用各種溝通方式來確保公司各管理層和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順暢。
4.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制度
公司內部的監督管理機制的實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公司的管理層對員工的監督,二是企業內部的員工對自身的監督管理。監督機制的制定和實施,首先要從企業中的財務部門開始。在日常工作中,企業管理層要對會計人員的財務報表和日常會計作業流程進行監督和監管,保證這些工作流程和操作的正確性和公開性。同時,設置好財務部門各崗位的職能權限,保證崗位互相監督、互相牽制。還有,公司的管理層要設置對于員工的一定時期內的考評制度,對于工作表現好的員工進行獎勵,并倡導大家向其學習。而作為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更要做好自身的監督,嚴格遵守會計準則,規范現金管理流程。通過內審更容易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及早去解決它們,對于內控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5.完善公司風險管理網絡協同機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司風險管理網絡協同機制也在不斷完善。風險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首要任務,對增強企業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公司風險管理網絡協同機制,能夠及時采集到相關風險預測信息并傳遞到管理中心實現整個主體共享,提高整個風險管理的效率。通過風險管理網絡使信息實現共享,從而使組織機構與權責分配更加明確,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以及各管理環節、活動之間都能實現有效的內部控制。與此同時也需要相關方面的制度加以協調配合,協同機制克服了企業信息與溝通不及時、效率低等弊端,通過此機制可以整體上評估公司的不確定性,及時發現危害,鑒別管理風險,及時呈遞相關信息,更加有效地進行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三、結語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不斷變化,雖然國家推行了一定的優惠政策,但是其自身的局限性是不能夠避免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業規劃發展。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希望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可以充分考慮預期的各種風險因素,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沖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分析.財會通訊,2015(05).
2.孫采薇、陳艷林.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加強對策.財會通訊,2014(35).
3.楊鎮.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6.
4.陶婭.基于風險管理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會計之友,2015(23).
5.薛楠.基于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3.
6.胡蝶.淺析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財會學習,2016(23).
7.馮浩,馮倩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財會通訊,2016(22).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