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燁
摘 要:本次調查目的是分析安徽省市級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對公立醫院改革的意愿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無記名問卷方式,對安徽省市級4家試點醫院和4家非試點醫院共223名管理人員進行調查,運用頻數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等進行分析,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公立醫院改革;管理人員;改革意愿
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絕對主體,公立醫院是醫改繞不開的“堡壘”,其改革的成效關乎整個醫改格局的成敗。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在日常醫院管理工作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管理人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發展空間、方向和速度,如決策力、創造力、執行力及其他組織領導能力。由于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在醫改中充當著推動角色,因而調查分析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對醫改的意愿,對于從供方角度尋找消除阻礙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障礙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都有很大幫助。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選擇兩個安徽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和兩個安徽省內與試點城市經濟水平相當的非試點城市,每所城市均選取兩所公立醫院,共8所醫院管理人員作為調查樣本醫院。本次調查選取的四個樣本城市為:試點城市,合肥市、蕪湖市;非試點城市,銅陵市、巢湖市。在樣本城市按照隨機抽樣原則每個市抽取兩家公立醫院,對每家醫院的管理人員展開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50份,可用于本次分析的有223份問卷,其中醫改試點城市回收有效問卷114份,非醫改試點城市回收有效問卷109份。
(2)調查方法。從管理人員基本情況、對公立醫院改革認知、意愿及影響其改革意愿的主要因素方面設計調查問卷。應用EpiData3.02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錄入,用SPSS13.0進行頻數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管理人員對醫改政策知曉情況。為了解管理人員對醫改政策知曉情況,調查問卷中加入“您是否了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改革意見)”和“您是否了解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兩個問題。下圖是試點城市和非試點城市對公立醫院改革的了解程度,說明部分管理人員對醫改相關政策仍然不是很了解。
(2)公立醫院管理人員改革意愿調查整體情況。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大部分管理人是贊同公立醫院改革的,選擇“非常贊同”和“贊同”態度的人數共186人,占總人數的83.4%。同時對于公立醫院改革持“無所謂”態度的比例為9.4%,通過該數據顯示,盡管多數管理人員對醫改持支持態度,但仍有近五分之一的人不關注此事,持消極的態度。
(3)公立醫院管理人員改革意愿的比較和分析(見表1)。
(4)影響因素。本研究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根據公立醫院管理人員改革意愿調查表,初步得出可能影響管理人員醫改意愿的10個影響因素,分別為年齡、職稱、專業、醫改政策知曉情況、收入水平、職業發展規劃、工作壓力、績效考核機制滿意程度、所在醫院領導重視程度、對所在醫院滿意度。
結果表明,對醫改相關政策的知曉程度越高的管理人員,對醫改越贊同;管理人員也會顧慮到醫改對個人收入水平和職業發展規劃有所影響,從而影響其對醫改的支持度。越滿足于醫院現狀的管理人員越不支持醫改,其可能的原因是公立醫院的改革存在不確定性,擔憂其改革后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且醫院領導對醫改的重視程度,會對管理人員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會對管理人員的態度起決定作用。
三、探討與建議
(1)加強力度宣傳醫改政策,提高公立醫院管理人員對改革及相關政策的知曉程度。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還存在少數管理人員對于醫改的相關政策不夠了解,甚至作為醫改試點醫院也有一定比例的管理人員對醫改政策知曉程度較低。前面的數據分析結果已經表明:管理人員對醫改政策的知曉程度越高,就越傾向于支持醫改,從而增強對于醫改政策的執行力。衛生行政部門與公立醫院應高度重視醫改政策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召開動員大會、科主任例會、印發宣傳材料等方式,讓管理人員進行充分的政策交流和溝通,以提高對醫改政策的依從性和執行力。
(2)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加強溝通,逐步提高管理人員改革意愿。意愿是執行力的原動力,執行需要強烈的意愿作為支撐。在沒有強烈的意愿,甚至沒有意愿的情況下,執行是難以有效完成的或不會發生的。公立醫院改革在供方層面阻力重重。調查顯示:16.4%的管理人員對公立醫院改革持消極態度。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對醫改政策的宣稱力度、醫院領導重視醫改及管理人員對自身收入和工作的滿意度均對改革意愿產生影響。為提高管理人員的執行意愿,需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需要提高職能科室工作人員素質,職能科室所有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學習管理知識,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增強管理能力;其次,加強管理人員溝通,醫院領導應充分征求醫院各職能科室管理人員醫改建議、意見,如通過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認真與員工溝通,達成共識。
(3)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建立管理人員職業化制度,保護管理人員利益。出于醫改政策對自身經濟收入和職業發展影響的不確定估計也是導致部分管理人員醫改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據調查統計,參與調查的管理人員中認為國家公共衛生專項補助缺乏及時性和足夠性占調查人數的58.8%。大部分管理人員擔憂補償機制不能落實到位,會影響自身利益。新的醫療體制改革必須建立,健全醫院的補償機制。同時應在國家層面啟動醫院管理人員職業化工作,通過職業化資格認證、建立完整的職稱序列等方式,消除管理人員對于職業發展不確定性的顧慮。
(4)建立激勵與績效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員醫改積極性。目前,大多數公立醫院采取的績效考核制度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制度,且公立醫院使用的是統一的考核標準,沒有考慮管理人員工作性質的不同,考核內容十分寬泛不具體,難以反映出不同工作性質的人員對醫院的貢獻程度的不同。長此以往,將會使員工失去工作的積極性,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作為衛生行政部門和公立醫院應積極探索建立與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政策相一致的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機制。
參考文獻
1.黃淇敏,龔圣濟,張小億.對加速培養職業醫院管理者的幾點思考.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1).
2.王金山等.企業執行力原理及提升策略探討燕山大學學報,2008,32(2).
3.王克春,方健國,高炎.試論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創新.中國醫院管理,2008,28(12).(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