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 施鴻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變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財務會計也正向管理會計轉型。與單純的傳統手工做賬和會計電算化做賬相比,會計信息化變革的意義也有所不同,所以對于在會計信息化進程中或者在會計信息化準備中的企業來說,清楚會計信息化會給企業帶來什么,會對企業管理產生什么影響是必要的,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因此,本文將從會計信息化變革及其帶來的積極影響、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對策
一、概念及背景簡述
大數據是指還未被處理為人們所能利用、成為有價值的大量信息之前的存在形式,其核心在于利用信息處理系統來挖掘數據中蘊藏的價值,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信息資產。企業的業務流程中,財務和會計階段產生的數據也是這樣一種信息資產。將這些數據經過處理、分析,成為有用的信息,這樣的一種變革趨勢被稱為會計信息化。
從2005年雅虎的Hadoop網絡搜索項目成為開源軟件到2011年出現擁有超強數據處理功能的IBM沃森超級計算機,再到2012年Splunk的成功上市,大數據發揮出來的價值來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強烈重視。2012年3月,美國政府在白宮網發布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標志著大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時代特征,同時也標志著大數據從在商業企業中的運用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15年,我國也明確要在未來5年推動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標志著大數據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滲透各行業各業務。2012年7月,阿里巴巴在管理層設立“首席數據官”一職,提出通過數據進行企業數據化運營,不管是在作業層的工作效率、管理層的決策有用性等企業管理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果。除此之外,大數據“十三五”規劃出臺,表明我國“大數據”進入新時期,所以明確會計信息化的變革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會計信息化變革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激勵和監督作業層。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信息系統運用于大量機械官僚機構、事業部制官僚機構,促進信息傳遞與共享,其中一個就是利于激勵和監督作業層。企業的會計TPS系統和薪酬TPS系統結合在一起就能達到此種目的。
會計職能部門的人員通過打卡制度將上下班時間傳輸入薪酬TPS系統中的工作小時數,只要管理層去數據庫中投影個人工作時間就可以隨時實現效率層次的監督。同時,會計職能部門的一系列工作通過會計TPS系統來實時反映,會計處理中的重要事項、復雜交易能立即傳輸到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能進行有效復核,再加上信息系統處理的一慣性,監督不僅取得效果,還持續有效。
跨職能部門的企業系統將整個業務流程結合在一起,銷售人員銷售商品,會計人員在系統中標識銷售人員的姓名,負責人可以在數據庫中看到個人銷售業績;生產線生產產品,會計人員在系統中對產成品數量以及車間的標識,負責人可以看到相應的車間甚至細化到個人的業績。通過顯示的業績結果實現對員工的激勵,這種激勵可以是股份支付,也可以是現金獎勵,會計人員也需要把激勵方式錄入系統。所以,管理層可以利用信息系統進行業績考核,實行透明激勵和有效監督。
(2)有利于管理層的分析和決策。大數據時代下出現的各種與會計相關的商務智能系統,利于管理層的分析和決策。以下將以與會計最相關的兩個商務智能系統為例:客戶關系系統和供應商管理系統。
不論是商品流通企業還是制造型企業,最重要的業務流程之一就是銷售,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對每一筆銷售都是必須做賬的。傳統的會計職能部門進行銷售做賬通過手工或者電算化,主要解決的是準確和高效的問題。而對于利用各種信息系統實現會計信息化的企業來說,使其原始數據變得有效且有用是它的另一個優勢。企業把每筆銷售的數量、價格、時間、客戶群體、退貨情況、客戶反饋信息和外部信息形成的一系列數據導入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管理層從其數據庫中提取數據,通過數量、客戶群體分析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以此來確定更加精準的營銷策略;通過對退貨情況分析產品在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以此來預測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能讓消費者滿意;通過客戶反饋信息和系統外部信息,如競爭者、經濟周期、發展水平等來分析自身的優劣勢,預測未來市場對產品的服務的需求。
同時,對于一個企業而言,除了有客戶以外,供應商也是其存在的必要條件。原材料采購是會計職能部門做賬的主要內容之一。會計人員把材料采購的數量、供應商、價格、時間、成本等相關的數據和外部數據導入供應鏈管理系統,管理層利用其中的信息進行分析、預測,以支持供應商選擇的決策。
(3)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沃爾瑪運用神奇的庫存補貨系統,保持商品低價和充實的貨架,使其成為美國零售業的領導者。Nike通過訂單信息系統,利用和大批量生產時一樣的資源,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形成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優勢。希爾頓酒店通過OnQ系統收集并分析活躍客戶的數據,確定客戶的喜好和價值,實現精準營銷。亞馬遜和克萊斯勒利用信息系統將客戶和供應商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加消費者的轉換成本、讓供應商生產產品有更多的提前期。
企業利用信息系統,實現會計信息化,提升其自身在低成本領先、產品差異化、聚焦市場分化以及加強客戶與供應商的密切關系方面的競爭優勢。
三、會計信息化變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的不完善
(1)管理會計人才的缺乏。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日趨復雜,企業的會計業務也日趨復雜,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高。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需要管理會計人,利用大數據來優化成本結構、目標,改善生產經營流程。但目前我國管理會計專業人才缺乏,很多企業沒有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區分開來,用管理會計的方法來核算成本,編制報表,因此也缺乏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視。
(2)企業會計信息化技術不完善。當今會計信息多而復雜,企業需要通過財務軟件來處理大量的數據。而目前,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大多缺乏標準性和通用性,數據庫的存儲量不夠,從而造成信息的共享極差。一些單位用會計信息化產生的信息不標準、不系統,無法真正挖掘出對管理層決策有用的信息。企業更新會計信息的實效性不夠,從而降低了數據分析的有效性。
2.外部環境的不穩定與不充分
(1)市場波動。如今市場的變化快速且難以預測,市場的波動會造成企業信息的快速更新。這就要求~11,有更高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需要企業將市場發生變化的結果以及對企業的影響迅速轉化為數據,收集、儲存并共享。
(2)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目前,一些云計算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導致數據安全保密方面的工作不健全,使企業會計信息化軟件產生的數據不安全。市場上的信息化系統大多數據的保密性不夠,容易造成數據的修改和破壞,許多安全設施未完善,容易造成一些不法分子犯罪。這就需要出臺適當的法律來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3)會計信息共享性差。一個良好的會計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實現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能加快信息的傳輸和信息轉化為數據的速度。然而大多數企業之間并沒有建立會計信息共享的合作平臺,缺乏統一性與協調性,各個企業之間閉門造車,信息的交流不流暢。
四、對策
1.提高重視程度
大數據時代下,實現會計信息化需要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層級、職能部門在技術、思想方面的重視程度。只有提高了作業層的重視,學會了如何使用各種系統、各種技術,才能保證原始數據的正確性,完整性。只要管理層重視對信息系統的利用,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才能從龐大的數據庫中調取有用的數據,才能使用知識管理系統對有用信息的進行分析。最后,還需要重視專家團隊的成立,為會計信息化共享平臺的構建提供技術性的指導。只有保障了各方的重視,會計信息化變革才能穩定進行。
2.建立多方信息共享
大數據時代下,實現會計信息化需要建立企業內部、企業外部的信息共享,避免數據信息的不充分、不全面所導致的決策失誤。會計職能部門所需信息能及時、完整地從銷售部門、生成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獲取,會計信息系統才有基本構成要素:數據。再者,當企業允許外部環境訪問它自身授權的系統、外部環境允許企業訪問時企業才能以自身得出的信息為基礎,結合對外部獲取的信息思考做出更好的決策和有價值的預測。
3.法規及政策性文件支持
大數據時代下,實現會計信息化需要法規、政策性文件的支持,避免資金的短缺、信息的不安全性。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對于普通企業而言,這些投入是巨大的,如果有政策支持對于實現會計信息化是有促進作用的,比如說實現稅前抵扣、加計扣除、貸款優惠等。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信息化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阻力,只有明確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責任才有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前提。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會計信息化不僅能實現傳統會計的會計信息基本要求,還能實現傳統會計要求之外的更多內容:數據——信息的有用性、決策優化、新產品和新服務、持續生存。對于整個商業生態系統而言,不僅可以促進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進步,還能使行業內形成會計信息化標準,一旦形成標準,各種信息數據在不同行業內部的共享會更加容易。但是實現會計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IT基礎設施的配備、數據庫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到信息系統的安全都是實現會計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實現會計信息化變革的進程中,企業既要充分發揮其帶來的優勢,又要考慮企業本身和外部環境的影響。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