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芬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獨竹漂”是一種貴州省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中華民族運動的一種反映,因此如何對此項運動加以保護及發展也是我國當代學者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將通過辯證的方法研究“獨竹漂”的起源和發展來分析如何以現代社會結合以及發展,使其不會成為歷史洪流中的匆匆過客。
貴州以其獨特的地形衍生出了適合人民出行的“獨竹漂”,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大的保護意義。“獨竹漂”的傳承不僅有利于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更能帶動貴州的經濟繁榮,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鮮明的文化政治以及現實意義。如何吸取成功的經驗并結合現代生活得到發展,繁榮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當下要考慮的問題。
1 獨竹漂的前世今生
1.1獨竹漂的起源
“獨竹漂”又稱“獨行舟”,起源于秦漢時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貴州地處喀斯特地形,由于相對封閉的地理條件導致了獨竹漂的產生。古代時候朝廷運輸珍貴木材—楠木,就是通過這種方法進行的,在長久的運輸過程中,人們習慣了利用獨木上運輸珍貴木材并開始競逐,長此以往成為了當地的獨特體育運動。
1.2獨竹漂的發展
根據《赤水縣志》記載,到了乾隆年間,每年端午漲水時,人們便會聚集在水邊進行獨木漂比賽,有人落水大家便會開懷大笑,而獲勝者將會得到獎賞及尊敬。改革開放后由于社會和科學的高速發展,出現了公路和汽車,“與世隔絕”的人們再也不需要靠獨木漂遠行,楠木的運輸也逐漸由危險重重的水運變為更為方便快捷的陸運,失去了以生產勞動為根基的獨竹漂一度衰落,接近失傳。
“水上項目除鞏固龍舟項目的優勢外,將表演項目獨木漂改為競賽項目,并將其項目列為水上項目重點發展,爭取推向全國國民運動會。”二十世紀末,獨竹漂作為具有赤水地域特點的運動走出了貴州,在全國舉辦的全民運動會上喜獲金牌。至此,獨竹漂名噪一時,在國內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和2009年分別被遵義市和貴州省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 獨竹漂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上的兩難境地
2.1中國傳統體育運動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人們從前的生活和出行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貴州人民賴以生存的水路運輸變成方便快捷的陸地運輸。外界社會的發展使貴州有了大量的人口流動,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人員過于分散,不利于獨竹漂的繼承與發展。
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外出務工人員數量大大增加,人們為了維持生計會選擇去發展機會更大的城市工作,于是導致少數民族地區老齡化嚴重,年輕務工人員具有文化排他心里,對獨竹漂的興趣不大,沒有國家和政府的資金支持很難找到獨竹漂發展的突破口。
2.2獨竹漂作為一項運動具有較大危險性
鑒于獨竹漂的起源地貴州為喀斯特地貌,河水較為湍急,獨竹漂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而河下水域暗流錯綜復雜,在沒有一定的防御應急的急救措施之前,人們對于這項運動的擔心會影響人們對這項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2.3國家政府重視力度不足
雖然獨竹漂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國家對于這項運動的宣傳力度不足導致人們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獨竹漂”。加上資金支持不足很難使當代年輕人樂于繼承和弘揚這個運動,國家應該建立更為完善的獎勵機制,結合時代的發展讓獨竹漂得以流傳。
3 在現代社會該如何將“獨竹漂”發揚光大
3.1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加以宣傳
近些年來人們利用網絡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的比例大大提高,因此當地政府可以利用這一心理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對獨竹漂的宣傳力度,使獨竹漂真正的進入到人們的視野,讓大眾更加了解這項積極有意義的活動。同時還可以進行“實地調研”和“學術座談會”,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研究討論關于如何保護發展“獨竹漂”的對策。
3.2利用獨竹漂大力發展旅游業
在全國步入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們會更想了解自己未知的領域,大家的眼光會變得更為長遠,獨竹漂以其“新、奇、特”的特征更能夠吸引游客的來訪,當地可以建立起圍繞獨竹漂為中心的旅行體驗,讓顧客在有安全措施和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可以親自體驗這項有趣的活動,這也不失為一種宣傳方法。
3.3將獨竹漂精神“搬到臺前”
獨竹漂具有“健身性”。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而獨竹漂對于人們的協調性提高有所幫助,并且可以讓游客在青山綠水中享受健康的生活。
獨竹漂具有“娛樂性”。過去每當端午漲水時,當地居民就圍在水邊等待獨竹漂大賽的開始,對于參與者而言不僅僅存在著比賽的意義,更有享受比賽的樂趣。
獨竹漂具有“文化性”。為了提高勞動效率,節約人力資源,勤勞機智的黔南人民發明創造了獨竹漂,它不僅僅是中華燦爛文化的映射,更是體現出了勞動人民勤奮聰慧、挑戰自我、不畏困難的征服自然的精神,這正是年輕一代需要繼承和弘揚的精神。
合理利用獨竹漂的“健身性”、“娛樂性”、“文化性”吸引群眾對這一運動的重視性,將獨竹漂運動發展成為全民皆可參與的運動。
3.4國家出臺相關政策
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到發展,政府應出臺一系列發展中國傳統體育運動的獎賞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才投身致力于發展獨木漂文化。
4 結語
外界應當正視享有“水上芭蕾”、“一葦渡江”、“中華水上一絕”等稱號的獨竹漂面臨的問題,眼著于長遠,妥善處理科技發展與價值堅守之間的矛盾。獨木漂文化的發展的源泉來自于社會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得以保留。
基金項目:1貴州民族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6jsxm051;2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6zc072。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