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靜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進步,人類對于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間不斷被人們所需要和渴望。蘊涵情感的空間,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人性氣息和文化氣息,使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而生動。
1 塑造個人情感空間是居住環境設計的基礎
情感,是相對于人的心理狀態而客觀存在的,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它由多種因素構成,因此空間的限定也有很多樣式。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感知,在具體的設計中情感是難以用現實具象的物體來闡釋和表達的,這個就要設計者把一些相關的情感要素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結合設計的構成要素,表達特定的情感主題,讓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空間環境下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映。
首先,個人情感空間能體現不同人的不同內心訴求,它是室內環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前提,人在選擇私人空間時都帶有一定的自我性,這種自我空間所需要的內心情感構成是安全的、舒服的和私密的環境氛圍。居住空間是最貼近于人類生活的,它也是展現自我個性化空間的一個重要載體,不同的人所選擇的住宅環境也有所不同,他們會由自身感受出發,而這種自身感受往往就是自身某種情感訴求的體現,比如說:身材矮小的人選擇住宅時會選擇一些室內空間尺度比較適中的生活場所,這樣會從心理上感覺比較舒適、合理;而身材高大的人群所居住的室內空間比較低矮時,則會從心理上給其一種壓迫感。因此,設計時一定要結合不同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和內心特征。
其次,在強調室內環境對人情感影響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空間物體之間的關系,物與物間的關系,人與物間的關系,人與空間之間的關系等。在室內設計中關系最為密切的就是室內陳設,具有特色的室內設計不僅僅體現在空間格局的匠心獨運,還要考慮空間本身和空間內所放置物體的特性,以及與空間發生關系的同時物體所具有的意義。例如居住空間中的餐廳,除了餐桌之外,周邊還會放置一些植物、擺件、照片等室內陳設,這些因素就表明陳設物和其所處空間的關系除了簡單的功能之外,還承載著物與人的潛在內心情感,能為人們在特定的室內環境中營造豐富的情感空間。
2 農村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居住環境的情感需求
人與環境的生存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共存的,由于人先天性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致使環境因素是在人的主觀意愿下發生改變,而作為設計師則應該從人的主觀意愿出發,分析人的心理特征,探究不同的室內環境給人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充分讓人們了解到及感受到人與環境的潛在關系。影響農民對居住環境情感需求的環境要素有很多,在生理層面,形體、色彩環境和光、影等對人的影響是最為直觀的;在心理層面,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社會關系的人對于情感的需求不同,在進行居住環境的設計時,需要把握的要素也會有所差別。
3 農村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居住環境的情感設計
好的情感空間設計不僅能從心理上給人以愉悅,還能從生理上給人以舒適和放松的感受,在進行居住環境情感設計時應注重:感官情感、聯想情感和象征情感的應用。
3.1 感官情感
即人們用感覺器官所能感受的到的一切事物,以視覺為例,人們看到的空間和物品主要以形體和色彩進行限定。在居住環境設計中,過多帶有棱角的形體會從心理上給人一種不安全感,而繁瑣的形體變換容易使人審美疲勞,因此,在對農民居住環境的形體設計上應注重簡潔大方,在情感構成上給人以明快、開闊的感覺;在環境色彩上根據人們不同的情感需求,結合居住空間中適宜的色彩搭配原則,選擇不同的居住環境色彩。
3.2 聯想情感
聯想即人們所說的想象力,它是作用于人類大腦一種思維鏈接,聯想情感能力的豐富不但跟人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有關,它還需要一定的特殊環境。當人們走進一間以藍色色調為主的室內空間時,人們內心會立刻聯想到海洋或藍天,還會不自覺得覺得整體環境比較寒冷;同時,不同的事物在特定情況下,還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情感反應和聯想。因此,在對農民居住環境的設計中,除了考慮設計能夠引起他們對過去生活環境的聯想、懷念之情的物品之外,還要設計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深層次情感聯想和激發情感寄托的事物,以滿足不同人的情感訴求。
3.3 象征情感
象征情感是一個物體所包含的象征性事物所給人帶來的情感變化,我國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其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象征性的情感,這些象征性情感承載他們各自不同的內心向往和心靈寄托,同時也包含了各個民族不同的歷史文化情懷。如陜北的民間剪紙藝術,它所特有的審美性不但反映了當地農民的審美情趣,也是典型的符合民眾心理情感需要的象征性物品。在對農民居住環境的設計中,合理的使用剪紙的造型形式,不僅能在農民居住空間構成上起到良好的裝飾效果,還能給農民的居住環境提供可供寄托的情感慰藉。
4 結論——重視生活、豐富情感
時代的變遷、城鎮化的推進、社會的日益繁榮使農民的生活發生了越來越多的改變,當代農民的情感狀態和傳統精神氛圍也有著過多的欠缺和流失,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人們更多重視物質層面的追求而往往忽略了我們內心真實情感的渴望。擁有高品質并且富有情感的居住環境,不僅是城鎮化進程下農民對居住環境的生活目標,也是當代社會環境下室內空間設計的主要訴求之一。對于農民情感空間的設計,不僅要站在他們情感的角度去追溯、完善,更要立足當代社會的情感和審美傾向,引導他們進一步豐富情感、設計符合其審美和情感需求的居住環境。
項目基金:咸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XSYGG201627)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