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群文閱讀最終指向圍繞主題的閱讀共識的形成。為此,立足課堂,幫助學生構建指向課外群文閱讀的知識和技能是首要的。以此為基,輔以必要的閱讀策略和方法指導,才會取得應有的效果。
作為一種建構自我的閱讀活動模式,群文閱讀的最終目的應指向圍繞某一個或幾個閱讀主題的閱讀共識的有效形成。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這種閱讀活動的成功開展是必要以課內閱讀為基礎并需向課外進行拓展和延伸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要立足課堂幫助學生做好相關技能的掌握,并以其有效遷移來實現課外閱讀的課內化發展。
1立足課堂,幫助學生構建課外群文閱讀的必要基礎
學生的課外群文閱讀離不開教師的課內群文閱讀指導,這種指導既包括閱讀方法,也包括閱讀內容。
前者,一是形式與思路的選擇。要讓學生通過課內學習明白,群文閱讀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呈現議題—選擇群文中某些篇章進行閱讀并尋求共識—閱讀其余篇章以與前者進行聯結與互補—將共識結構化,形成有邏輯關系的最終共識”,唯其結合閱讀需求與群文實際而選擇。在這里,形式的選擇,其閱讀過程與活動步驟的逐步推進,也決定了群文閱讀思路的選擇。二是議題的多元與開放。與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相關,教師在作課內群文閱讀的同時,必要指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實際上,在教材內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多元與開放的影子。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單元導讀,在第二段即有以分號來明確的兩個教學要求。表現在學生的課外群文閱讀中,即是閱讀議題的開放性。可選其一或是全部,均可。三是閱讀速度的提高。我們常用“一目十行”來形如某人閱讀速度之高。對小學生來說,教師通過課內的閱讀訓練,以一定的方法指導,如采用“‘之字形閱讀”或抓取關鍵字詞句的方法,幫助中年級學生將閱讀速度由每分鐘100字左右漸至提高至高年級的每分鐘300字左右,是必要的。以此為基,才會幫助學生迅速完成閱讀任務、捕獲所需、有所獲益。四是比較閱讀。盡管課外群文閱讀可設置單一議題,但即便如此,圍繞該議題所選文章的形式、體裁等,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課內引導學生作有關比較閱讀的訓練,如文章的內容、寫作的技法、語言的運用與表達等。如是,才會以學生閱讀技能的順利遷移實現既定的課外閱讀目標。
后者,與學生的年齡和性別、身心發展規律與閱讀喜好、年級特點與學業需求等相關,教師的課外群文閱讀內容設定,既應符合學生的喜好需求也應加強對學生的閱讀內容引導。包括但不限于貼近學生生活的充滿冒險與機智色彩的作品,充滿唯美、幻想等色彩的作品,又或者是極富文學性的、或極具歷史文化積淀色彩的、無論長短篇的名家名作等,均可拿來讓學生閱讀。
2眼睛向外,實現課外閱讀的課內化管理
2.1 課外群文閱讀議題的選擇要與課內閱讀的單元主題相關
現行人教版教材的課文設置,都是圍繞不同閱讀主題的閱讀單元進行的,且設置有精短導讀來做教與學的必要引導。如是設置,一是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二是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與興趣。由是出發,在課外群文閱讀活動中,教師所選篇章的議題必要圍繞教材內所學單元主題進行,以作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有益補充、完善和深化;或者與之相關,以作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延伸和拓展。仍如前例,與“細心觀察大自然”和“獨特的感受”教學主題相關,在做課外閱讀時,我們即選擇了《一朵小花》(古清生)、《大明湖之春》(老舍)、《花城》(秦牧)和《故園春》(柯靈)四篇文章,來引導學生作“如何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等方法來表達感情”的拓展與探究,以起到舉一反三之作用。
2.2 在課外群文閱讀中引進課內常規管理
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外群文閱讀會做一定的閱讀管理,如幫助學生確定閱讀議題等,但畢竟是“課外”閱讀,由于缺少教師的直接督促與過程指導,學生在實際閱讀時,往往會“跟著感覺走”,如只對故事情節感興趣,而松懈于閱讀任務的完成,如對好詞好句的關注和積累、對語言文字運用藝術的感受和揣摩等。對此,明確的閱讀要求和項目分列,以及課堂內的檢查、督促、匯報、展示、表達、評價等,是必需的。如每周拿出一節課,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摘抄內容、表達自己針對文章某一點的閱讀感受、自己在寫作練習中的實踐和運用等。這會在無形中督促學生的閱讀要認真、要向語言的更深處漫溯,最終實現如課標所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2.3 加強閱讀指導,形成良好的自我閱讀習慣
在教師對學生的課外群文閱讀指導中,方法是必需的,如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學會作分類閱讀等;但更為重要的是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如思考與批注,學以致用的理念指引著學生的課外群文閱讀必要明白,自己要向閱讀對象學到哪些內容,是否好詞好句與優美片段、寫作方法與深刻道理、人物的精神品質與自我的奮斗方向等;這就離不開閱讀者的邊讀邊思,以及以必要的批注來記錄下此時此境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問題、質疑,等等。一旦學生形成這種習慣,對于滿足學生閱讀需求、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個性思維、提高表達與寫作能力等,都將大有裨益。
總之,為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課外群文閱讀活動的良好進行必要以課內閱讀所形成的知識和技能作基礎,進而采取恰當的策略,才會取得其應有之效果。因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并加以改進、不斷地采取新的方法并進行拓展等,仍會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