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薇
【摘 要】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須為他們創設語文實踐的資源、環境和機會,通過反復的練習,語文實踐能力、閱讀能力培養才能提高,而閱讀能力最好的體現是群文閱讀。群文閱讀需要在一定的間內,有探索性地閱讀一組相關聯的文章,其閱讀的方式更加豐富,并具有內在聯系,閱讀的環境更趨于生活化,富有真實性;群文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如何讓低年級小學生愛上群文閱讀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有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識字教學減少群文閱讀中的障礙。
小學低段的孩子識字少便是他們群文閱讀的一大障礙。因此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便扎實開展識字寫字教學。課前我會查閱資料,如說文解字等,讓漢字一個個在孩子們頭腦里活起來,引導學生自作生字卡片,教師自己也準備好生字卡片以便鞏固識記生字。教學中交給學生識字方法。
二、激發學生喜歡群文閱讀。
說到群文閱讀,很多人常常想到的是群文閱讀能積累詞匯、增長固有的知識,能快速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但是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希望群文閱讀不僅帶給學生們的是能力和分數,我大力激發學生的群文閱讀動機,讓他們愉悅地進行群文閱讀,使他們在頭腦中將群文閱讀與樂趣相聯系,在廣泛的群文閱讀中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養成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好習慣。推薦學生群文閱讀實踐證明,只有培養了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三、學校和教室讓學生有書可讀。
為了“哄”學生愛上群文閱讀,“哄”學生讀更多的書,我每周都從圖書室借來幾十本書,“獎勵”給愛讀書的學生;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群文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群文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群文閱讀積極分子等。對群文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群文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群文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鼓勵同學間交換看書,資源共享。
四、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
教師和學生一起讀書。為了讓學生們愛上讀書,我自己課余時間也要群文閱讀,提升自己的素質;早讀或自習時,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每天抄寫一首學生們沒有學過的古詩和名言警句。早讀課上學生讀我也讀,我讀給學生們聽,學生們讀給我聽或交流讀書的感受,這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學生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群文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群文閱讀活動。
五、教給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讀書的方法有三種:精讀、略讀、瀏覽,并且在讀中融入充分的想象。小學生背誦的 80 首古詩詞、名人名言之類可用精讀,童話故事一類可用略讀,可瀏覽一些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在群文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平時的群文閱讀訓練中可以讓學生把一篇剛拿到手的文章讀三遍:仔細的讀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標出自然段。第二遍可以快速地瀏覽全文。到了第三遍可以讓學生先把要完成的題目讀一讀,帶著問題讀。這樣能進行有目的的群文閱讀。
六、讓學生有時間讀書,并和小伙伴分享讀書的快樂。
我們不得不承認貪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一旦有時間他們便跑到操場嬉戲,對于他們來說哪有時間看書。于是我便利用每天下午半小時的輔導時間鼓勵學生讀我為他們到圖書室借閱的或他們自己購買的書,督促、鼓勵學生安靜自主的讀書并把故事完整地讀完。要求學生利用每天的課間時間和小伙伴交流讀書收獲,爭取把自己讀過的書推薦給小伙伴。
總之,在群文閱讀上,只要是學生有了進步就應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群文閱讀的快樂。就在這一日復一日的群文閱讀中,就在學生體驗著一種又一種別樣的生活中,就在學生享受著文字帶給他的快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