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方 周軍
本文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原則及理論基礎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分析的內容為后來的相關研究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原則
(一)突出主題原則
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應努力挖掘紅色旅游區和旅游遺產的品質,拓展紅色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內涵。要突出開發的主題,充分發揮“紅色”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去開拓市場,使紅色旅游不斷健康壯大,形成品牌、規模優勢。
(二)把握重點原則
目前,全國劃分了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和30個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國家層面上提出了重點打造100個“經典景區紅色旅游”的目標,這100個經典景區中,40%的景區要達到4A級建設標準。紅色旅游要把資源相對集中、項目規模較大、市場影響力較強和潛力豐富的景區,放在規劃的首位,鼓勵這些景區優先發展。制定適當的政策、措施,重點扶持一批紅色旅游景區和實力較為雄厚的旅行社。
(三)因地制宜原則
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其他旅游資源的開發一樣,亦應因地制宜。在發展過程中應堅持量體裁衣的原則的,因為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大部分為經濟不夠發達地區,紅色旅游景區在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時,應結合地區和景區實際情況,旅游設施建設應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堅持與旅游需求結構相適應。
(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原則
紅色旅游的發展,有利于帶動革命老區社會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將幫助當地把歷史、文化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新產業。護有利于當地環境保護,促進生態建設。帶動城鄉建設、商貿服務、交通通信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提高就業率,增加經濟收入。這是幫助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
二、理論基礎
(一)旅游可持續發展理論
在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紅色旅游以旅游為形式,以紅色文化和歷史脈絡為靈魂,延續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定義,促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現形式。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是建立在處理好紅色旅游資源開發與其他各方面關系的基礎之上。實現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要把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保護、牛態環境、文化傳承、利益平衡等方面緊密結合,統籌前發和長遠利益,做到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與紅色文化傳承、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統一,處理好紅色旅游各利益相關者間的關系。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
任何一個旅游地的發展過程一般都包括探查、參與、發展、鞏固、停滯和復蘇或衰落6個階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應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夠為城市旅游的長遠發展提供宏觀指引,也有利于旅游投資者做出恰當的決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為我們研究紅色旅游發展演化過程和預測紅色旅游的發展,以及制定紅色旅游市場營銷、項目規劃提供了理論框架。
(三)“點軸開發”理論
“點軸開發”理論(點軸理論)由我國經濟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陸大道教授提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中心逐漸增加,點與點之間,由于生產要素交換需要交通線路以及水源供應線、動力供應線等,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軸線。這一理論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相關行業。例如:吉衡鐵路開通客運后,炎帝陵、神農谷、井岡山等著名旅游景區通過鐵路與全國主要城市相連,將使沿線的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帶動和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整合“井岡山—炎帝陵—南岳—東江”、“井岡山—炎陵—長沙”、“長沙—炎帝陵—南岳—舜帝陵”等生態旅游、紅色旅游、尋根旅游精品線路,構建湘贛邊界旅游圈大格局,使沿線的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產業優勢,從而帶動和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四)智慧旅游的理念
智慧旅游就是充分使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手段,通過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式終端網絡設備,主動去感知旅游資源、經濟、旅游者、旅游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時發布,能夠讓人們能夠及時了解所散發的信息,安排、調整旅游和工作計劃,從而實現對各類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它是服務于公眾、政府和企業,面向未來的一種全新旅游形態。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四導”功能:即導航、導游和導覽、導購。
(五)項目管理理論
項目管理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旅游規劃管理具有典型的項目管理特征:一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期望值,旅游規劃的最終結果是形成總體規劃文本。二是項目執行是通過完成一些類相互關聯的任務來達到項目目標。三是項目需要運用人力、組織、工具、設備、原料等各種資源來執行任務。四是項目有具體實踐計劃或有限的壽命,每個旅游規劃的完成都需要訂立相關的合同,規定了準確的完成期限。(作者單位為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