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決人們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問題,提高人們思想覺悟的相關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在加強企業凝聚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期運行過程中,根據企業內涵呈現出的文化形象,是具有企業特色的精神形象和物質形態。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對象主要是企業員工,思政工作的目的是為員工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提高員工的政治覺悟,使員工與國家和企業統一立場,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
企業文化通常是培育員工的行為準則與價值觀,對員工行為進行管理和約束,使企業更具凝聚力,便于企業內部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思想政治工作更注重員工的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對員工世界觀、思政觀念、工作和生活態度的影響。企業文化是企業內涵的外在體現,是企業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傳統作風,是一種理性的文化概念。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黨和國家政治思想的高度統一,企業文化是在遵循黨的相關精神前提下個性更加鮮明的企業理念。
相較于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更加具體、更具個性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以往和當前的所有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文化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思政工作曾經取得過明顯效果的經驗,二者是相互輔助的作用。
二、農墾企業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農墾企業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中堅力量,隨著我國企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農墾企業也進入改革關鍵期。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管理需求,將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進行結合,可提升員工的思想覺悟、幫助企業解決管理矛盾。
在農墾企業中將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進行融合,可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和黨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是貫徹黨的相關精神的重要途徑。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包含企業精神、工作規范等,企業文化可提升企業發展動力與凝聚力。農墾企業的黨務工作者可將企業文化貫穿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增加企業凝聚力的同時,將黨的精神融入到每位員工的思想意識,借助企業文化順利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另外,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思想政工作中,還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很多國有企業都存在管理方式除舊的通病,將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可以使農墾企業緊跟國家形勢與政策,通過先進的管理方法,推進農墾企業現代化建設,在先進的管理思想與技術的指導下科學發展。通過將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結合,使員工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可以提升員工的個人綜合素養,通過完善企業管理體系,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還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將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還可以提升農墾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兩者的結合,農墾企業的工作內容更加可以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在市場競爭中對企業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模式不斷進行調整,推進企業改革的腳步,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途徑
(一)管理組織的建立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都需要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管理組織,為促進兩者的充分融合,應設立相關職能組織。此組織可在日常黨務工作中對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積極推進,無論是在宣傳工作還是其它工作中,都可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做不僅節省管理精力,還可提高企業的思政工作水平。專門的管理組織還可以將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內容深入基層,使基層員工對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內容有充分了解,使融合工作得到基層員工的大力支持。
(二)建立獎懲機制
獎懲機制是順利推行新政策、新措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員工體會到新政策或新措施為自己帶來的利益,才可能積極接受并充分認可。在農墾企業中推行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可以依托長效的獎懲勵機制來保障推行。相關部門可制定科學合理的長效獎懲機制,促進企業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對于積極接受二者融合,并在融合工作指導下積極改進工作方式的員工進行獎勵,對二者在農墾企業中的融合工作的順利推行具有重要意義。
獎勵機制的對立面就是懲罰機制,為了更好的管理員工,企業應做到獎罰分明。在以往的國有企業管理過程中,很多員工都抱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懶惰思想。通過獎懲機制,對不積極接受思政教育、不按照企業文化行事的員工進行相應的處罰,可促使員工對日常的思政工作積極配合,并對企業文化努力踐行。
四、結束語
在農墾企業中進行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十分必要。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和嚴格的管理組織,對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工作進行不斷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目的,是讓企業員工的政治覺悟始終和黨保持一致,并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企業員工應擁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優秀的個人素養,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農墾莫拐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