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民盟天津市委課題組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不僅能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還能有效緩解制造業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進而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 制造業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12-0038-01
“中國制造2025”提出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知識型的技術技能勞動者是該戰略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構建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有利于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的通道,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重要支撐與保障措施。
一、現代學徒制探索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中均沒有相關條文確定現代學徒制的法律地位。
2.資金保障難以持續。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多以“十二五”中央財政支持項目為依托,隨著“十二五”建設項目的完成,資金保障成為推進現代學徒制的難題。
3.國際化平臺緊缺。目前現代學徒制在引進國際行業專家和技師方面尚未出臺具體的政策辦法,職業院校“引智”工程面臨無渠道、少資源的實際困境。
4.師資團隊的技能水平亟待提升。現代學徒制對導師和師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有專業實踐能力。
5.培養規模有限。目前我國從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職業院校還不多,培養的學徒規模也很有限,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建議
1.強化運行機制調控和法律法規監管作用。從制度上規范學徒制的實施,完善教育主管部門監管、企業和學校組織實施、行業協會支持的運行機制。制定配套的勞動和教育法律法規,為學徒制實施提供法律保障。要從法律上明確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學生的特殊身份,通過建立“培訓生身份”和“培訓津貼”制度,提高企業和學生兩方面參與學徒制學習的積極性。
2.設立現代學徒制專項資金。應有目標、有計劃地分批支持有條件的學校與企業開展試點工作,并建立科學、透明、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保證資金投入與使用的高效。
3.創新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育辦法。出臺職業院校“引智”專項政策,搭建“外籍師傅”資源庫,吸納海外知名企業工程師、技工,展開外籍師傅入校講學的培訓和講座。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辦學,促進共同建立相應的國際學院,通過師資互聘、師資培訓、引進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標準,實現人才的國際化培養。
4.加強現代學徒制教學團隊培養。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突破現有的教師編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縛,進一步打通企業和職業院校的通道,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人員互聘互用。要建立規范統一的校企“雙導師”制度,完善導師團隊的評價體系和培訓制度,從整體上系統提升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
5.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尤其是各試點運行的具體情況,全面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推動現代學徒制深入發展,適時擴大現代學徒制的試點規模,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