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聯系緊密。它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對學生而言,學好語文尤為重要,因為語文是百科之母。
【關鍵詞】語文 校內閱讀 課外閱讀
為了讓學生學好語文,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多讀書,多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而語文學好了就會帶動其它學科。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識到擴大學生閱讀量,不僅要讓學生對閱讀有興趣,而且還要采取多種形式,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條件。
一、校內閱讀
首先要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在校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我們學校就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進行集中閱讀課外讀物,時間大約在半小時左右。我們學校的學生還可以隨時利用課間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圖書,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
我還經常帶領孩子們去學校圖書室、閱覽室閱讀,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學校還為每一位學生辦理了借書證,允許學生隨時借閱圖書。這樣,學生除了在校進行統一的閱讀外,還可以隨時隨地把圖書室的書籍帶回家里進行閱讀。
我在班級建立了圖書角(柜),每1—2周更換一次圖書。我們班級的讀書角命名為“快樂讀書屋”,每一名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送到讀書角,大家利用這個平臺互相交換,閱讀過后再歸還到圖書角。這樣一來,班級59個人,大家的資源就可以共享。進行讀書交流活動時,孩子們的熱情也非常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我校還定期開展“師生閱讀”活動,老師把自己喜歡的書與學生們一起分享,把自己的讀書心得給學生看。這樣一來,學生們的讀書熱情就會更加高漲,課下時間還可以和老師在一起交流讀后感,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外閱讀
基于小學生的知識與水平,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有些背景性知識根本不了解,對課文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觀缺乏感性經驗,所以有必要利用豐富便捷的網絡資源進行閱讀。學生從網絡上可以查找到更多的知識,對課文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長可以和孩子采取“親子閱讀”的形式,家長可以和孩子讀一本書,低年級的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分角色朗讀,高年級的家長可以選擇與孩子一起閱讀,家長看成人的書籍,孩子看兒童的書籍,讓家長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建設書香家庭。有了這樣的家庭氛圍,學生的閱讀量一定會更加豐富。我還經常通過“校訊通”鼓勵孩子和家長在雙休日時,多去逛書店,讓學生養成在書店看書的好習慣。書店內的書籍豐富,學生選擇的面又較廣,讀書的氛圍也非常安靜。
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定會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讓書籍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記得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我對語文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完生字,我讓學生拿出筆來,看看課文中寫了哪幾種景物并把它們找出來,在下面畫上小圓圈。我在教室里巡視,發現有的學生不知畫什么,有的畫出一整句話。我叫大家暫停,對他們說:“課文中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樹。”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梨樹”然后在下面畫上小圓圈。這下,同學們懂了,快速地畫出了“蘋果”、“稻海”、“高粱”。“把這些景物在圖上找出來,標上小紅旗好不好啊?”我提出了第二個要求。這個任務同學們都愛完成,很快就畫完了,看著圖,讓他們感覺秋天真得像幅畫。第三個要求提出來了:“同學們讀書,看到‘掛起這個詞了沒有?梨樹后面是掛著,蘋果、稻海、高粱后面都是什么詞呢?能不能用曲線畫出來呢?”“能——”學生們興高采烈。畫完了,我緊跟著追問:“梨樹上掛起了什么?”“燈籠——”“在燈籠下面也畫上曲線,后面的同學們自己就能找出來,我看誰找得快,別忘了畫上小曲線啊!”看著一只只小手在書上認真地畫著,我說不出地高興。“同學們畫得真好,下面輕松輕松,做個小游戲。老師說一個詞,你們接一個詞好嗎?游戲開始了。掛起——”“燈籠——”“露出——”“臉頰——”??“真好,現在這樣,男同學說前邊的,女同學說后邊的。”一聲聲稚嫩、欣喜的童音歡快地飛出教室。緊接著第四個要求出臺了:“我有兩個句子 ,大家比一比,看那個好,記著要告訴大家你的想法啊。聽好了:梨樹上掛起金黃的燈籠。梨樹上掛起燈籠。兩句哪句好?”又是張競文舉起了手,他慢條斯理地說:“是第一句好,金黃的是顏色,有了顏色就告訴了我們梨是黃的,我們就像看見了黃色的梨掛在樹上。”“真好,掌聲鼓勵!”“那你們把‘金黃的這樣的詞找出來畫上括號好嗎?”“又做游戲了!詞語搭配開始——,金黃的——”“燈籠!”“紅紅的”“臉頰!”......我高興地和同學們一起“玩”著,意猶未盡地說:“多美的句子啊,越讀越愛讀,我們深情地讀一讀吧!”又一串帶著贊美情感的讀書聲飛出窗外等。
這篇課文的處理我是根據新課標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基點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心情去對待,當學生的心情與美的文字形成共鳴的時候,學生的朗讀還用指導嗎?那種發自內心的贊美之情不是老師范讀引出來的,也不是老師強調讀出感情逼出來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為一體時的情不自禁地宣泄。這種朗讀的意境是我這些年來一直追求探索的。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我收獲到了成功。這樣的閱讀興趣盎然孩子們能不喜歡嗎?時間長了,孩子們自然會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