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梅
【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開展文章閱讀,不僅可以實現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而且還能促進學生拓展思維,受到情感品質方面的熏陶。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面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實現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教學方法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背景下,閱讀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重視,教師需要打造充滿活力的高質量的閱讀課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學習知識,拓寬知識面,提升能力,培養品質,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但是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或者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確保閱讀教學的高效率和高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分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較常反映的難點問題一般是生詞生字、句式結構和情感內容等知識的理解,這些對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較難記憶和理解。而教學重點在于對文本的整體解讀,以及學生個人思維導圖的建構。學生從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進一步完善整體架構。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較常見的問題表現在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文本整體的理解、思維導圖的建構以及表達能力和綜述能力等方面。
另外,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的差異性,也是影響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實踐教學中,有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強,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透理解文本,參透中心思想和文本內容。但有的學生則多停留在文本表層知識點的解讀,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如果沒有合理的教學對策,學生學習能力之間的差異性就會越加明顯,這對深化課程理念落實學生全面發展任務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激發閱讀興趣
重視影響閱讀教學發展的重難點問題,作為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認真解讀新課程理念要求,落實新課改教學根本任務。發揮學生主體,努力創設適合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閱讀學習興趣,最終提升閱讀綜合能力。例如《你好!新年》這一課的閱讀教學,就可以利用創設閱讀情境的方式激發閱讀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融入情境中深刻體會文本內涵,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對新年特色及印象最深的事情進行交流,互動中既升華了師生和生生情感,也進一步感受到了新年氣氛,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相應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閱讀和學習,以此解決學生對閱讀課的厭學問題。
2.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也成為新時代下制約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問題。新課程理念強調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也應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2]。例如在《田忌賽馬》一課的教學中,如何理解“掃興”“譏諷”“輕蔑”“轉敗為勝”等詞語。這就需要結合課文來進行解讀。教師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然后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針對自讀理解展開討論,最終通過合作討論寫出關于每個詞語的綜合理解,尤其是對田忌第一次賽馬轉敗為勝的事情中,如何體會為人處世的深刻道理。結合課文展開小組討論,針對個性化理解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小組內討論,小組間對比討論進一步完善問題答案。層層解析和深入,最終實現全面解讀和理解文章內涵,體會其中深刻思想的目的。
3.強化課外閱讀,提升思維能力
課外閱讀是拓展閱歷,提升知識內涵的有效方法。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能夠擴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在課堂閱讀學習中發散閱讀思維更廣泛而全面地解讀文本。同時,強化課外閱讀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詞匯量,對語文基礎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3]。例如《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一課的教學時,學生可以借助在課外積累的有關愛因斯坦的背景資料,使本文的理解更加全面不受課文內容的局限。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豐富閱歷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立體地、多元的理解人物,還原并架構更加完善的文本意境。所以,強化課外閱讀能夠拓展閱歷和思維提升綜合閱讀能力。
4.優化閱讀訓練,鍛煉語言運用技巧
閱讀技巧在閱讀教學中是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但閱讀技巧的學習和總結不僅僅要依靠教師的引導,更需要學生自己去實踐和探究。結合個人閱讀能力選擇合理的閱讀訓練方式和內容,通過不斷練習和總結提升閱讀的技巧性[4]。例如,對于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等不同題材的文章閱讀方法應合理選擇,如《吐魯番的葡萄溝》和《草原即景》兩篇都是寫景的記敘文,那么在閱讀技巧上應注重合理分層,逐段找出中心句,然后結合全文按照中心意思進行段落劃分,總結文章綱要,最終全面解讀文本。對于議論文應首先自讀全文找出重要論點,然后以點概面解讀全文。說明文主要是以一件事、一個人或者一個故事為中心展開的具體說明。關鍵詞的提取對于說明文閱讀來說是核心要素。針對不同題材文本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閱讀訓練,多讀多練多總結,力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的革新,更加關注閱讀教學的開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教材和課堂的整體把握,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個性化差異,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強化閱讀訓練,引導學生充滿興趣的參與閱讀,并把閱讀養成為一種長期堅持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楊海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J].求知導刊,2014(12):112.
[2]徐國佳.淺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0):60-61.
[3]張旭芳.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才智,2015(10):58-59.
[4]李小林.關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教育,2017(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