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霞
【摘 要】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然是具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要增強班級凝聚力,首先需要班主任充滿愛心,以身作則,起好積極的帶頭作用;其次,還需要制定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的班干部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關鍵詞】班級 凝聚力 活動
班級凝聚力是班級文化氛圍的核心,是一種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更是一種推進班風建設的動力,是使同學之間保持在班級群體內的粘合力,它從多個側面和層面展示著一個班級的生機與活力。凝聚力與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促進的,增強班級凝聚力,是班級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調動學生學習、工作、活動積極性的需要,是更好地提高辦學質量的需要,更是班主任搞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和保證。所以,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呢?這是每一個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都必須關注和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一、真心關愛每一個學生
“教育沒有愛,猶如池塘沒有水。”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人,只有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溫柔和激情凝聚在對學生的愛之中,才能塑造孩子的心靈。班主任老師要真心呵護班里的每一位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教師必須用對孩子們的愛,引發孩子對“親情”的感覺,一個輕輕的微笑 ,一個充滿師愛的撫摸,一句親切的問候……都會使他們感受到鼓勵和關懷的喜悅。
教師關愛呵護每一個學生,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智慧。教師要關愛個性特別的學生,關愛成績不好的學生,關愛愛犯錯的不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關懷下,得到幫助和成長,使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這樣一來,生活在這個班集體中的學生就會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重視,從心理上就產生一種愉悅感。這樣,既可以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精神,也可加深師生感情,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制定明確的班級目標
馬卡連柯曾說過:“不管用什么樣的勸說,也做不到一個正確組織起來的自豪的集體所能做到的一切。”班集體是由于目標一致而結合起來的有一定的組織紀律和組織機制的統一體。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個性可以不一,愛好也可以不同,但所追求的目標必須一致。班級目標是全班同學努力的方向,前進的燈塔,一個班級必須有明確的班級目標。班級目標應是上至班主任、班委,下至每一位同學共同努力來完成的。
在班級目標的形成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讓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目標的制定,這是使班級目標被全班同學認同、接納的前提。具體來說,讓學生參與班級目標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使同學產生主翁感、自尊感,提高自我價值,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產生心理上的滿足;特別是平時表現一般或存在自卑心理的同學,如果他們的建議一旦被采用,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逐漸關心集體,熱愛集體;可以促進班主任、班委與全體同學間的相互了解,減少矛盾,促進關系和諧,增強團結,產生向心力,形成集體動力。目前,有些班級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好多都是因為讓學生參與不夠而引起的。例如,有的班級組織活動,因為事先沒有聽取同學的意見,只是班委幾個人決定,結果引起同學的不滿,使活動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總之,只有上下總動員,班級目標才能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從而形成全體同學自覺努力的良好局面,才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三、學生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作為班主任,應讓學生明確:全班每個同學是組成班集體的一分子。應積極主動地群策群力,熱愛、關心班集體,為搞好班集體出謀獻計,為班集體爭光添彩。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更要轉換視角,把學生看作參與管理者而非受管理者,在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中主動“讓權”,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最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班級管理中我執行班干部定期輪換,它能使每位學生都有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為他人服務的機會。我對每位干部的工作總是給予熱情的指導和幫助,努力培養他們處事及應變能力。我還常是按學號順序每位學生都要擔任臨時班主任一天,負責一天的各項工作,讓他們理解班主任的辛苦,同時通過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日提高,形成一個人人有職有責,個個參與管理,團結拼搏的良好氛圍。班長全面負責,副班長分片包干,委員及科代表分抓各線,形成面、線、點一體的管理機制,這樣分工細致,管理具體,班集體內大到學習紀律、出勤紀律、集會紀律等,小到教室、公區的清潔,教室的門、窗、椅等公物的愛護均逐一落實到人。做到班級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使得班級日常各項管理工作條理化、規范化、系統化。班主任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使每位學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都能揚長避短,施展自己的才能。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凝聚人心
凝聚力必須在實際活動中培養,豐富多彩的活動好比一種“黏合劑”,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所在的集體是團結的、向上的,自己作為集體的一員是幸福的、自豪的,從而更加熱愛這一集體,就能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這些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可以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不僅很好地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而且在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當家作主,展示自己,人格得到了尊重,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加強,從而也就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一個班主任竭盡所能運用自己的智慧,增強班級凝聚力,使每一個學生都達成“我以班級為榮,班級以我為榮”的共識,那么每個班級都會是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參考文獻
[1]王玉香《淺談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 《新校園:理論版》 ,2011(9):208-208
[2]牟俊《淺談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