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
【摘 要】高中化學相對于初中化學而言,其知識內容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都有了質的提高,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也相應變大。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及變化規律的學科,化學方程式則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形象地表現出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及變化規律,是貫穿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是掌握化合物知識的關鍵。但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記憶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記憶,從而使學生能熟練的掌握并靈活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 化學方程式 記憶方法
高中化學是具有很強思維性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要對化學知識理解和掌握,更要能在頭腦中進行再現。化學方程式是化學中重要的化學用語,是化學計算應用的基礎。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記憶化學方程式存在困難,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不住化學方程式,從而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產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
一、高中化學方程式的教學難點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高中化學中的化學反應類型增多,化學知識日漸豐富,給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一方面,反應類型增多,判斷反應生成物的難度加大。例如銅(Cu)與硝酸(HNO3)的反應,生成物與硝酸(HNO3)的濃度有關,與濃HNO3反應生成二氧化氮(NO2)氣體,Cu+4HNO3(濃)=Cu(NO3)2+2NO2↑+2H2O;與稀HNO3反應生成一氧化氮(NO)氣體,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具體的反應物和生成物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另一方面,反應條件增多,涉及到加熱、加入催化劑等,生成物的狀態也各有不同,要注意細節。
2.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在反應物和生成物較為復雜,且可能具有多種價態時,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成為學生特別容易出錯的難點。一般常用的方法:
第一,最小公倍數法: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后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后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后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第二,觀察法: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正確的書寫和配平化學方程式是計算的基礎。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基礎質量守恒定律,計算時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難點在于數據的分析和使用。要在已知的數據中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究竟什么樣的數據可以應用到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當中,也是學生容易混淆而出錯的地方。
二、高中化學方程式記憶方法
1.分類總結記憶法
第一,根據物質的分類記憶。掌握此類方法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酸、堿、鹽及氧化物這幾個概念。同類物質一般都具有相似的性質,記住一個方程式也就記住了一類方程式。如CO2能和NaOH反應:CO2+2NaOH=Na2CO3+H2O,對這個方程式我們不能只把它看成一個方程式,要從分類法的角度去看它,其中CO2屬于酸性氧化物,NaOH屬于堿,這個方程式代表一類方程式即:酸性氧化物+堿=鹽+水。
第二,根據元素的位置記憶。如在周期表中處在同一列的主族元素,由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性質。如第一列的堿金屬元素都能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和氫氣,鹵族元素單質都能和氫氣反應生成相應的氫化物等。
2.情境記憶法
人們在記憶時,總是對圖像、聲音或故事即有一定的情境更印象深刻,也就是說記憶化學方程式時不能單純地記憶,而應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記憶。例如在記憶Na和H2O反應時,可以結合實驗現象這個情境來記憶,如鈉與水反應時水面有響聲說明有氣體生成,最后溶液變紅了說明有堿生成。
3.“特征反應”記憶法
此類方法適用于有機化學中方程式的記憶。記憶有機化學方程式關鍵是記憶官能團的特征反應。有機化學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消去反應、酯化反應、縮聚反應等。每一類有機物都可發生其對應的特征反應,抓住這些特征反應,就有利于記憶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比如烷烴可發生取代反應;烯烴可發生加成反應、加聚反應;鹵代烴、醇可發生消去反應;醇、羧酸可發生酯化反應等等。這些特征反應實際上是由有機物中的官能團決定的,抓住了官能團就抓住了特征反應,也就容易記憶方程式了。
4.做題重現記憶法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知識,就要溫習它,記憶化學方程式也不例外,記憶了、學習了就要去用它。所以,記過以后一定要做做題目,學以致用,在題目中用到此方程式時就相當于溫習了,第一次做題不會看看書,第二次就有點印象了,第三次再遇到就可以準確地寫出了。這也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見面是“朋友”的道理。
盡管化學方程式種類繁多,但記憶化學方程式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習方法,講究學習策略。只要找到規律,講究方法,多復習,多做題,即使再多再難的方程式,我們也能應對。
參考文獻
[1]張學欣.淺談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1(14):163-163
[2]付秀梅.高中化學方程式規律總結[J].數理化學習(高一二版),2015(11):48
[3]譚德志.淺談高中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記憶[J].考試周刊,2013(7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