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占宏
摘要:在豬飼料中添加脂肪對于各階段的豬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飼料的風味和外觀,減少飼料的浪費,減輕熱應激損失,可提升豬的體質,加強豬的抵抗力。脂肪的添加時間和添加量是有要求的,并且在添加時要注意一些事項,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豬飼料;脂肪;添加;作用;方法;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S8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53-01
1 豬飼料中添加脂肪的作用
給母豬飼喂高水平的飼用油脂對母豬的生產性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母豬妊娠后期的日糧中添加脂肪,可起到攻胎的作用,母體可以通過胎盤將部分脂肪轉移到胎兒的體內,使仔豬的體內儲存能量對于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和活力都意義重大,并且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豬的日糧中添加脂肪還可以提高產奶量,提高乳汁的質量,從而提高仔豬在哺乳期的成活率,尤其對于體質較弱的輕型仔豬來說更為重要。另外,給哺乳母豬補充脂肪還可以減少哺乳期體重的損失,縮短了斷奶到再次發情配種的時間間隔。另外,母豬受到高溫季節的影響,夏季的配種受胎率通常較低,這對于產仔數多、泌乳能力高和初產母豬來說影響更為嚴重,夏季母豬的采食量減少,從飼料中攝入的能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在日糧中添加適量的脂肪,可以提高母豬的采食量和能量的攝入水平,從而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
小腸維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包括脂肪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基本保證,但是仔豬,尤其是初生仔豬的消化機能發育不健全,對一些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目前在斷奶仔豬的日糧中添加脂肪的價值還沒有確定,但是有研究表明,在仔豬的日糧中添加油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豬的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在仔豬的開食料中加入糖和脂肪可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利于仔豬盡早采食。另外,仔豬日糧中添加脂肪可以防止仔豬發生生長發育停滯的現象。
在生長育肥豬的飼料中添加脂肪的作用較為明顯,可以顯著提高豬的日增重,提高飼料利用率,縮短出欄時間,改善肉的品質。其中對生長育肥豬最明顯的作用是提高了飼料轉化率,在減少飼料采食量的同時,還可以達到良好的育肥效果。另外,在日糧中添加脂肪對生產性能的影響生長育肥豬要比仔豬明顯,并且穩定。
2 豬飼料中添加脂肪的方法
在豬飼料中添加脂肪要注意添加量,豬不同階段的脂肪添加量不同,對于母豬來說,在母豬臨產前日糧中添加飼用油脂或者玉米油,用量為日糧干物質的6%,可以顯著提高初生仔豬的初生重,約為10%—12%;在母豬的分娩前1周至少要飼喂1 kg的脂肪,才具有一定的效果,母豬在這一階段需要做生理上的調整,以為分娩和泌乳作準備,因此此時吸收脂肪后將其運轉乳腺,為泌乳作準備;對于哺乳母豬來說,日糧中油脂的添加量為7.5%左右,可以顯著提高乳汁的分泌量和質量,從而提高哺乳期仔豬的成活率,可以使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仔豬數增加1.5~2頭。
在2~4周齡的斷奶仔豬的日糧中添加脂肪的效果相對明顯,通過添加3%的飼用油脂可以將仔豬的增重提高10%—14%,每千克節省飼料8%~10%,仔豬的病死率也有所降低,在生產中脂肪的添加方式最好為動、植物脂肪比例為2:3。
生長育肥豬日糧中脂肪的添加量不宜超過5%,在這一范圍內添加,生長育肥豬的增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研究表明,在育肥豬的日糧中添加2%~3%的的動物性脂肪,可以使增重提高12%—15%,同時可以提高豬肉的品質,但是脂肪的添加量一旦超過5%時,就會使采食量降低。3豬飼料中添加脂肪的注意事項
在豬飼料中添加脂肪時要注意一些事項,以充分發揮脂肪的作用,達到良好的飼喂效果。首先要合理的選擇和配用動物、植物脂肪,其中動物性脂肪不易被腸道吸收,而植物性脂肪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在機體氧化較差,因此在使用時通常將兩者按一定的比例配合使用。
在飼料中添加脂肪溶性的維生素時,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時,必需增加脂肪的添加量,以保證脂溶性維生素很好的被機體消化吸收,另外,在飼料中添加脂肪時需要適當的添加維生素B12和酵母飼料,可預防脂肪肝病的發生,同時加入維生素C可以促進生豬的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
飼料中添加脂肪要注意保持日糧能量水平不發生較大的變化,如果能量水平過高反而對豬的生長發育、健康和生產性能不利,因此需要適量的添加脂肪,還要根據豬的不同生理階段以及不同的育肥目的來添加,如對于瘦肉型豬來說,在育肥前期可以適量的添加脂肪,在育肥后期則不可添加,以便于提高瘦肉率。過量的使用脂肪,效果并不好,還易引起生豬腹瀉,體況過肥,患有疾病,對于種豬來說則會影響到種用價值。
脂肪易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發生氧化酸敗而有異味,甚至還會產生毒性很強的物質,一旦豬采食后會引起中毒。因此一定要妥善的保管,防上發生氧化酸敗,最好現調現喂。加入脂肪的飼料不可以長期的貯存,尤其在夏季時間更不宜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