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寒流來襲,半個中國冰凍。
A股市場同樣顯現“北國風光”,滬指先揚后抑奔向2600點。日交易額逐漸萎縮,妖股紛紛熄火,天地板個股“悶住”一眾投機者。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全球估值洼地、多重利好政策疊加的A股市場,似乎都不該表現得這般“傷心”。
是缺錢還是缺信心?
實際上,“寒流”之下,有些“聰明資金”正在偷偷增持。數據顯示,本周前三日陸股通累計凈流入資金173.23億元,這在歷史上是較快的流入速度。盡管接下來兩日持續流出,但本周仍錄得125.82億元凈流入資金,占近三個月陸股通凈流入總額的近1/4。
頭部券商也不畏寒冬,看多后市。中信證券認為,“A股在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的復興牛起點;盈利、政策和流動性影響下,預計大盤一季度盤整,二季度開始逐漸進入盈利和估值修復共振的上行階段”。而安信證券則認為,“A股在2019年雖然難免將經歷荊棘與坎坷,但最終將走向一個更為成熟的牛市”。
因此,投資者不要被當下的寒流遮蔽掉向前看的目光,因為寒流之后就是暖流。既然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站在了市場的谷底,那么就應該無懼短期的調整,而是要堅決和那些在寒流中保持堅挺,且未來勢必成長到讓整個世界都看得見的個股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