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亞
古人有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這句話說來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一個人的好壞是受其父母、環境的感染及影響。學校的教師不是也是如此嗎?現在很多偏遠農村小學的教師紀律都很散漫,教師不能認真履行學校的常規,得過且過,隨隨便便——隨便遲到、早退、曠課。嬌柔自在,我行我素,不把領導放在眼里。那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的現象呢?
現在很多偏遠農村小學的教師紀律都很散漫,教師不能認真履行學校的常規,原因不外乎于學校領導的行為。作為領導就必須要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行動來帶動、感染整個集體,公平地對待每一位教師。
一、農村小學教師紀律散漫問題的成因
農村小學的教師紀律散漫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在于學校領導的行為。農村小學地處偏遠,教師嚴重缺編,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外地調進來的,他們的心里都是很不安穩的。然而,很多領導都是本地人,正所謂的“地頭蛇”,所以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就不會苛刻、注意、檢點,從而也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1、高高在上。由于農村小學的很多領導都是本地人,所以他們有的唯我獨尊,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盛氣凌人;有的獨斷專行,旁若無人,行事霸道,動輒訓人;有的自吹自擂,說話狂妄,自以為是,藐視別人。這種行為作風在教師當中造成了不良影響。他們把教師的意見當做耳邊風,不理不睬,因而,教師們即使有好的意見,也不會提出來,因為即使提出,也不會被采納,造成教師對學校的事務不理會。即使學校的管理有缺陷、不足,有困難,他們也視而不見,不會主動站出來幫忙、解決。
2、言行不一。有些領導說一套做一套,使教師難以對他們信任。要求教師做的,而自己卻做不到。學校規章制度,紀律要求一大堆,可領導卻不認真去履行,不認真去貫切實施。不能積極、認真地去及時、按時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辦事拖拖拉拉,拖泥帶水,在不得不完成的時候,才匆匆忙忙地應付了事。許多日常的工作平時不做,使學校時刻處于狼藉的現象,領導一下來,就匆匆忙忙地叫教師做這做那,簡單應付了事,使教師們對他們產生了厭倦。
3、獎懲不公。君權神授——領導要你做,你不得不做。可到評優、評先的時候你卻沒有分兒。現在的許多評優、評先,都是領導說了算。不管你工作有多認真、多努力,成績有多好,都是沒有關系的,領導要么就給他的親戚,他的要好。不管怎樣他喜歡給誰就給誰。有些學校,一年到頭,是誰優誰先,教師們都不知道。努力過的人,心里豈能好受?久而久之,他們便產生了消極的思想,工作懶散,只是應付了事。
二、解決農村小學教師紀律散漫問題的方法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這個父母呢?讓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美好地成長呢?我認為這就要從這個父母這方面來著手。我想如果學校能擁有一個紀律嚴明,和諧向上,工作積極的領導班子,我相信學校的教師團體就會形成一個和諧、友好、積極、向上的團隊。所以,如果要解決好農村小學的教師紀律散漫的這種現象,我想作為領導就必須要從自己做起,努力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領導班子,以自己的行動來帶動、感染整個集體,公平地對待每一位教師。
其一,言行一致。作為學校的一個父母官,你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教師的眼皮底下,所以你要說服他們,你就必須注意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不能有半點兒馬虎,說一就一,說二就二,不要強勢壓人,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弄虛作假。
其二、虛心體貼。要關心體貼每一位教師,盡量能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支持,給予他們溫暖。如果他們有困難,你最好能盡量地去關心、支持、幫助他們解決。要謙虛謹慎,虛心聽取部下的意見,不管做什么事,主要是涉及到學校的工作、利益,最好都要征求教師們的意見,不管他們建議對與不對,都不要指責他們,要懂得綜合歸納、總結,取長補短。
其三、守紀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管是什么單位、企業、團體,如果要把一個集體管理好,就要有一個有效的管理辦法,并且要能認真、卓有成效地去履行。所以,作為一個學校領導,不管學校的大小,教師的多少,我們都要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卓有成效的規章規制度——管理辦法,并且我們領導首先要能主動、認真、積極地去履行。因為我們是領導,如果想要求教師們做到,自己首先要能做到。特別是在時間點上,我們要能做到準確無誤,不管是上下課時間,還是上下班時間……我們都要盡可能地做到按時,這樣才能有說服力。如果我們領導做到了,教師也就會自然地做到了,聽你的了,認真地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了。所以,我們領導就要積極地去工作,認真地去完成每一項工作,努力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好。
其四、彰顯公平。人們常常說:“有怎樣的付出,就應該有怎樣的回報。”可我們在很多現實的生活中,卻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給予心里得到應有的滿足、安慰,充分地去激勵我們去拼搏、努力。所以,我認為作為學校領導的我們不要抱有個人的情感,應該公平地去對待每一位教師,讓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為學校服務。
(作者單位:廣西省田東縣作登瑤族鄉平略村岜皓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