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
本文就當前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進行相關探討,旨在有效提升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并以此推動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發展進程,希望能夠給從事英語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前言:英語學科作為貫穿學生終生教育事業的重要學科之一,在高職院校的開展效果一直以來就是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重點。而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穩定增漲,高職中各專業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日漸提升,因此這就需要從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工作者,將現在工作的重點放認清社會對于不同職業崗位的英語需求上,并做好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的工作,為不斷推進特色社會主義的構建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1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尚未明確教學目標
就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情況來看,為數不少的教師在實際英語教學活動中尚未明確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的目標,并且忽視了教學過程中應以提升學生就業適應能力為主的教學方針。而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課業壓力過大,既要掌握自身專業的基本技能,又要兼顧英語文化課的理論知識,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無法認清英語學科開展的真正價值,進而出現抵觸心理的現象,致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效果一直差強人意。
1.2缺乏職業崗位導向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體現教學活動是否具有較高水準的關鍵所在,但就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內容的現狀來看,不少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缺乏對職業崗位導向的教學內容,過于依賴教材,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真正理念相去甚遠。
1.3教學模式老舊單一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直沿用著普通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在課堂之中以教師為主體,向學生以強硬的手段灌輸英語理論知識與讀寫技能。雖然此種嚴格的教學模式會在短時間提升學生英語成績,但由于無法激發出學生真正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意識,因此就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科徹底的喪失學習興趣,對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1.4教學評價存在不合理性
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依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僅根據學生成績的好壞決定。而高職院校學生自身具有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特點,此種評價機制的更會致使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對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來說都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提升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改革有效性的對策
2.1基于社會背景明確教學目標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現階段高職院校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職業崗位導向的英語改革有效性,就要認清當前社會發展對不同職業崗位學生英語能力上的要求,并以此基礎明確當前的英語教學目標。舉例來說,高職院校中文秘專業所需的英語技能較為側重于認寫,而物流專業學生所需掌握英語技能多為認讀口語。因此當前高職英語教師就要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并為社會輸入大批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為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學生今后人生道路的找尋奠定堅實的基礎。
2.2豐富以職業導向為主的教學內容
當前從事高職英語教育的工作者為切實提升英語課堂中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就要將豐富以職業導向為主的教學內容作為著力點,認清不同職業崗位下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并有針對性的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基于文秘專業的英語教學,教師就可適當的增加英語認寫方面的教學課時,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
2.3創新教學模式打開教學新思路
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下,現階段的英語教師也應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將創新教學模式,打開教學新思路的工作提到日程上來,針對近些年來各專業對學生英語技能的不同要求,摒棄傳統英語教學中的的弊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例如:以物流專業為主,教師在課堂中就可積極組織學生模擬職場中英語對話的場景,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英語學科在學生心目中嚴苛的形象。
2.4建立健全系統的評價體系
為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出一條既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又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道路來,當前從事高職英語教學的工作者就要在原有基礎上建立健全系統的評價體系,善于發現學生在英語課堂活動中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并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促進高職院校的全面發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不僅如此,學校管理部門也要做好提升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工作,定期組織教師間業績考核與外出學習的活動,致力于構建起一支具有優質的師資隊伍,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切實提升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改革有效性。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市場經濟逐漸步入全球化的時代,國家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就要將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性人才作為主要立足點,以此促進各領域的全面發展。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學校與教師也應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針對高職院校所下發的教學目標,就職業崗位導向應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不斷吸取經驗,總結教訓,力爭做到強化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社會輸送大批具有綜合素質的新人才。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