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筠
一、背景與起因
系部二級管理后,支部建在系部,系黨支部在校黨委的支持下,圍繞優秀學生的成長、教育和管理做了不少有益的實踐和嘗試。
系黨支部黨員大部分是直面學生的一線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發現一批優秀的青年學生作為校系或班級學生干部正逐步成長,但由于年齡因素、社會閱歷因素及特定的歷史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他們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對這批學生存在“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使得他們的發展不盡人意。
為了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示范影響作用,系黨支部非常重視優秀學生的培養和鍛煉,通過黨員教師一對多集中培訓,一對一單獨幫扶,從工作、生活和學習等多方面引領參與學生成長,以此逐步形成榜樣力量,營造競爭示范氛圍,以點及面影響教育周圍同學,通過加強教師教育管理這一外因,誘發調動學生主動成長這一內因。
二、主要做法與經過
1、選拔優秀學生至工作崗位,并分配支部黨員為指導教師引領幫助學生成長。
每學期系黨支部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發掘優秀學生,包括每一屆學生會改選和增選、系學生助手選拔、省市校評優評干和推薦優秀學生團員入黨等,并根據選拔結果,按專業班級分配系支部黨員為指導教師,實施過程監督教育。
2、分門類建設師生交流平臺,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近況。
目前青年學生把互聯網應用融入到學習、工作與生活中,因此利用網絡平臺可更有效開展師生交流和集中宣傳。指導老師和支部支委可以將各類通知、公告和各種政策實時發布,在平臺上分享信息,互通交流,同時指導老師通過不定時關注學生日志、簽名和動態更新,從側面真實客觀的了解學生現狀。
3、多形式加強優秀學生過程性的培養和教育。
每學期系支部分階段組織學生干部培訓,由黨員老師主講,傳授給他們理論知識,教給他們工作方法,提高他們對工作內涵的認識,激發他們為學生服務的熱情。另外組織師生沙龍、戶外拓展,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導和有形的講座,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強化團隊協作。
4、在實際工作中,為優秀學生創造鍛煉機會
對于通過選撥的優秀學生群體,除了系學生會各管理崗位外,還有根據學生特長,鼓勵幫助他們創建社團,此外,我系還選拔高年級優秀學生到低年級班級,擔任班級助手,體驗班主任管理工作。同時,我們通過推薦優秀學生入黨,加強系內和班級的宣傳和監督,幫助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成長,進而個別影響群體,帶領全班進步。
5、建立制度保障優秀人才培養
建立和運行優秀人才培養機制,如建立系黨員幫扶低年級學生助手制度,第一,系黨員參與從高年級學生中選拔學生助手工作,并分配指導教師;第二,系黨員通過每周查閱對應學生助手周記,每月與其溝通,了解他的工作開展近況,清楚他的成長,明確他的困難和疑惑,幫助他解決具體問題,指導他工作,引導他在工作中學習成長;第三,每學期開展兩次集中評議,溝通共性問題,討論個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評選優秀學生助手,形成長效工作機制。此外,建立推優學生每周一小時服務計劃、學期系學生會干部考核評議制度等,為這一群體的才華施展和個性發展創造條件,提出要求,考察過程,關注成長。
三、主要成效
學生在校在班接受常規教育管理的同時,系黨支部和黨員老師的教育介入,尤其是通過多樣的發掘、制度的建立、交流平臺的搭建、密切的過程跟進等,提高了一批優秀學生培養發展的質量,總結起來,這一工作的開展讓我們在學生教育管理上到達了三種效果。
1、黨員教師參與,更密切的關注了學生成長中的思想動態,及時的把握變化,有的放矢,給予過程性的幫助,提高了學生培養的質量;
2、外延了師生互動的時空,時間上教師的指導由課堂拓展至課外,而且更多在課外開展,空間上也由教室拓展至辦公室、戶外和網絡,而且更多是在后者,使得這批學生的課外時空被充分利用,并非硬性填塞,側重于無形的影響;
3、作為指導教師,在教育管理優秀學生過程中,更需要黨員老師發揮先鋒模仿作用,以身作則,示范引領,因此這一工作有助于黨員老師常懷反思,助人自助。
四、加強和改進的思考
1、學生的成長具有波動性,優秀學生也不例外,作為教師,應積極面對學生動態,圍繞這批學生的教育管理,利用支部組織生活多交流討論,形成共識。在方法上,以鼓勵為主,批評要恰當、適時,允許反復,防止急于求成;在教育內容上,應從基礎抓起,幫助優秀學生應對生活工作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嚴把考察關。在培養優秀學生和樹立典型時,要全面了解考察,可采取走訪、座談、談心等方法,掌握第一手材料,力求準確,樹立過硬典型;慎對宣揚關。在宣揚他們的事跡時,要實事求是,突出重點;謹防榮譽關。做好表彰以后的思想工作,積極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譽觀,鼓勵他們把榮譽作為學習進步的新起點,不斷進取。
3、以生為本,直面一線工作,加強支部自身建設。在組織生活中,圍繞具體問題,多討論,多反思,提高支部黨員的工作方法和育人理念,重點強化自身的思想素質,真正為學生樹立榜樣引領作用,給予無形的教育影響。
在高職院校加強優秀學生的培養教育,發揮他們的表率作用,往往會在教育、教學兩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應引起充分的重視,應借助更多力量,尤其借助系支部黨員教師的力量,更有效地發揮的“育人”功能,以適應社會對高職學生人格品質和技術品質的增長需求。
(作者單位: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