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連太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討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高癥患者血壓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62例妊高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單盲、平行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平均每組31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則采用早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狀況和妊娠結局。結果:護理前,對照組和研究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在妊娠結局方面,研究組要比對照組低出許多,差異顯著,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結論:將早期綜合護理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之中,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血壓狀況,同時也可以降低不良妊娠發生率,值得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早期綜合護理;妊高癥;妊娠結局
在妊娠期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妊娠期高血壓(妊高癥),此類疾病的發病時間通常在20周以后,其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也可能導致患者死亡,目前我國此類疾病的發病率為9.4%~10.3%,臨床表現包括蛋白尿、視力模糊、水腫和高血壓,此外,妊高癥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致殘率大約為67%,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妊高癥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后的血壓和妊娠結果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報告。
1研究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62例妊高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單盲、平行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平均每組31例,在對照組中,患者年齡分布21~39歲,平均年齡為(32.14±3.25)歲,在研究組中,患者年齡分布22~40歲,平均年齡為(31.96±2.98)歲,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可知,兩組一般資料數據之間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用解痙、吸氧以及降壓方法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其中包括左側臥位和午睡護理等,研究組則采用早期綜合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干預:護理期間,醫護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告知患者家屬盡量陪在患者身邊,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緒,確保患者身體愉快,防止患者出現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定期采用焦慮和抑郁評分表判定患者心理狀況,并采用針對性心理疏導方式改善患者情緒。2)為患者創建良好、舒適的治療環境,首先保持良好的住院環境,定期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將溫度調整在25℃左右,濕度調整為70%左右,防止其他刺激。3)健康教育知識宣傳:為患者講解關于妊高癥的知識,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避免患者出現恐懼和焦慮,與此同時,為患者講解妊高癥可能引發的并發癥,并為其講解治療方法,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4)產程監護:對于妊高癥產婦而言,分娩是一個高危階段,所以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并采取有效方法,分散產婦注意力,改善患者疼痛狀況。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狀況以及護理后妊娠結局進行分析和比較,并將詳細數據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全部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 21.0中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x±s)進行表示,t值用于檢驗計量資料,X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結果存在顯著差異,則表明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狀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均無明顯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經過護理之后,研究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優于對照組,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果如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妊娠結局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可知,研究組要比對照組低出許多,差異顯著,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結果如下表2。
3討論
當患者全身小動脈發生痙攣之后會增加患者管腔阻力,進而引發妊高癥。與此同時,產生缺氧制度性因子和胎盤缺血現象,會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增加內皮細胞通透性,導致患者血壓升高,進而出現水腫和蛋白尿現象。對于產婦,尤其是初產婦而言,其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反應,所以需要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治療效果,通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宣傳、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以及產程護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進而改善血壓狀況,降低不良妊娠發生率。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護理前,對照組和研究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在妊娠結局方面,研究組要比對照組低出許多,差異顯著,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
總而言之,將早期綜合護理應用于妊高癥患者護理之中,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血壓狀況,同時也可以降低不良妊娠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