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摘要】目的: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以本院80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的患者為研究目標,以抓鬮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護理組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其護理后臨床效果、護理效果等進行分析。結果:護理后,較對照組相比,護理組的臨床效果、護理滿意度均較高,住院時間、恢復時間均較短,P<0.05。結論:青光眼對患者影響較大,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后其臨床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顯著縮短住院時間,顯著促進其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護理方法
青光眼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主要是患者眼內壓力持續或者間斷性升高的疾病,其發病率較高,致盲率也較高,對患者的影響較大。臨床上對于青光眼常常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而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則是其常見的并發癥,在治療中應實施有效的護理,以提高治療的效果,本文就此疾病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以本院治療的自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的80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的患者為研究目標,以抓鬮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護理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范圍57~81歲,平均年齡(63.5±5.5)歲,病程2~6周,平均病程(3.5±0.5)周;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范圍59~82歲,平均年齡(69.5±1.5)歲,病程2~7周,平均病程(2.5±1.5)周,對其臨床資料分析顯示,資料數據無明顯差異可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心理指導、用藥指導,囑咐患者按時休息等。護理組:給予針對性的護理:1)心理護理:青光眼由于是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疾病,采用手術治療由于對其知識了解較少,因此會對使得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等感覺,因此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其應放松心情,充分相信醫護人員。2)飲食干預:針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的患者,剛開始應指導其進食清淡飲食,然后結合其疾病的恢復情況逐漸指導其進食高營養的食物,注意營養的均衡搭配,多進食蔬菜、水果等,多飲水,避免生冷刺激性飲食。3)病情的觀察:術后及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當發現異常是應盡早通知醫生進行處理,而患者發生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為雙眼疾患,若在單側發生,則也容易引起另一側也發生,及時囑咐患者用藥,應積極遵醫囑,不隨意停藥或減量。惡性青光眼常常在拆除或松開鞏膜瓣縫線時容易發生,因此在進行鞏膜瓣縫線拆除時,應緩慢拆除,不可過快。4)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青光眼的相關知識,讓其了解到青光眼的起病和發展的過程,并且告知其手術治療的結果和可能存在的風險,讓患者能夠正確面對,不斷強化患者用藥治療的依從性,囑咐其合理飲食和休息,注意用眼的次數。術后注意有無術眼滲血,敷料是否完好等,每天換藥一次,指導患者正確點眼藥水。
1.3觀察指標
對其護理后臨床效果、護理滿意度和住院時間、恢復時間進行分析。對護理滿意度的分析以本院護理部自知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發放82份,回收82份,其中80份有效。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軟件SPSS最新版本軟件計算,對兩組數據的有效性判斷見P<0.05。
2結果
2.1臨床效果的分析
護理后,較對照組相比,護理組的有效率較高,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對護理滿意度的分析
護理后,護理組患者滿意的有20例,占50%,一般滿意的有19例,占47.50%,不滿意的有1例,占2.50%,其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患者滿意的有17例,占42.50%,一般滿意的有14例,占35.00%,不滿意的有9例,占22.50%,其滿意度為77.50%,數據對比P<0.05。
2.3對護理后其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進行分析
護理后,與護理組相比,對照組的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均較長,差異顯著P<0.05。如表2。
3討論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是由于患者眼內壓力持續或者間斷性升高而引起的,其發病后患者會出現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頭暈、惡心等癥狀,對其身心存在較大的影響。其發病率和致盲率均較高,臨床上對于其治療常常以手術為主,但是由于眼睛是較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因此在手術時容易損傷或者出現其他并發癥,加重病情。青光眼患者的眼壓一般在晚上最低,夜間休息后眼壓逐漸上升,至清醒前最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正確用眼,并及時給眼睛按摩,以防止眼壓升高。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是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常見的合并癥,它會對患者的視力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其變化進行觀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從而促進患者的恢復。
經本文護理后顯示,實施針對性的護理,護理組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7.50%,護理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為77.50%,同時有效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顯著促進其恢復,數據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分析其原因為: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通過對其進行心理干預,讓患者能夠接受目前的狀況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然后給予飲食指導,在不同的使其給予不同的飲食,如在手術結束時,則應指導其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而在手術后患者逐漸恢復的時期,則應根據其恢復的情況指導其進食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從而給予患者機體足夠的營養支持,積極促進其恢復。然后在恢復期對其疾病的情況進行觀察,有效了解其疾病恢復的情況,隨時調整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方案,促進患者的恢復,然后實施疼痛護理,對于疼痛難以忍受者則遵醫囑給予陣痛藥物治療,對于能夠忍受的患者則可以讓患者轉移注意力,以緩解疼痛。通過上述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使得患者在出現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后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顯著促進其康復,效果較好。同時所有患者的眼壓均在可控范圍內,護理后患者前房深度良好,護理干預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并發睫狀環阻滯性青光眼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能夠顯著減少患者心理不良情緒的產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