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

【摘要】目的:探討尿常規檢測在尿路感染快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和同期接受尿常規檢測的9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其尿常規和尿培養結果。結果:經尿常規和尿培養后,觀察組患者WBC、細菌計數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尿常規檢測對于WBC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83.67%、38.60%以及51.04%,對于LEU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63.64%、96.83%以及34.38%,對于NIT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55.32%、65.31以及48.95%。結論:尿常規檢測結果對于尿路感染快速診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尿常規檢測;尿路感染;快速診斷
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泌尿系統受到病菌侵襲而出現炎癥,其正常的排尿受到影響,并伴隨尿痛、寒戰、發熱等癥狀,患者的身心均承受著一定的痛苦。在尿路感染臨床診斷的過程中,患者的體征表現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患者的病情,還需要借助更加精準的檢查方法,對疾病予以確診,便于及時予以治療。尿培養是尿路感染診斷的常用方法,能夠準確的檢出疾病,為尿路感染的臨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而為了更加快速的診斷疾病,則需要采用尿常規檢測的方法,根據尿常規各項指標的變化,對疾病進行早期、初步的診斷,提高臨床診斷的時效性。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96例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尿常規檢測在在疾病早期、快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存在尿路感染癥狀表現,將其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于本院接受尿常規檢測的9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受檢者男女比例為31/65,最高齡69歲,最低齡20歲,平均年齡(39.4±5.2)歲。對照組受檢者男女比例為34/56,最高齡72歲,最低齡19歲,平均年齡(40.6±4.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兩組受檢者均接受尿常規檢測,清晨收集清潔中段尿(女性患者應選擇非經期取樣),取10mL,使用邁瑞MindrayAX-4030尿常規分析儀和尿液常規檢測質控品(上海華臣生物試劑有限公司)進行檢測,并將樣本涂片置于高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統計檢驗數據結果。
另外的尿液樣本則需要送往實驗室進行尿培養,先后行定量接種(10μL)、溫箱孵育(35℃,18~24h),然后檢測其菌落分布情況,進行計數和鑒定,進一步對疾病做出診斷。
1.3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x±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X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
2.2尿常規檢測的診斷效能
尿培養結果顯示,WBC陽性31例,陰性65例;LEU陽性33例,陰性63例;NIT陽性30例,陰性66例。尿常規檢測結果顯示,WBC陽性49例,陰性47例;LEU陽性39例,陰性57例;NIT陽性47例,陰性49例。其中尿常規檢測對于WBC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83.67%、38.60%以及51.04%,對于LEU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63.64%、96.83%以及34.38%,對于NIT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分別為55.32%、65.31%以及48.95%。
3討論
尿路感染多為化膿性炎癥,患者早期會出現尿液渾濁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則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并伴隨有腰酸、全身乏力,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與此同時,由于發病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在心理上承受著一定的壓力。尿路感染患者早期癥狀并不突出、顯著,與全身性感染疾病、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以及尿道綜合征等疾病的癥狀表現相仿,給臨床診斷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容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的情況,需要采取更為有效的診斷方法。
為了更加真實、準確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需要加強對各項尿常規指標的監測,根據wBC、LEU、NIC等指標水平的變化,進而對尿道炎癥癥狀進行判斷。WBC、LEU、NIC等尿常規指標陽性檢出結果,可作為尿路感染臨床診斷的參考依據。在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中,經過尿培養,能夠檢測尿液中的菌落分布,從而了解尿路感染的致病原因,便于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但是尿培養耗時較長,往往需要48~72h,其檢出結果的陽性率不高,會延長診斷時間,不能及時予以治療。為了更加快速的進行診斷,尿常規檢測是更好的選擇。尿常規檢測的相關操作簡單、便捷,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其檢測結果能夠作為尿路感染早期診斷的參考依據,但是其檢測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尿常規檢測和尿培養均能夠準確檢出尿路感染,與對照組健康體檢者相比,觀察組患者WBC、細菌計數陽性率明顯更高。該過程中,尿常規檢測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出檢測結果。在尿常規檢測中,對于WBC檢測的敏感性最高,為83.67%,對于LEU檢測的特異性最高,為96.83%,對于NIT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均不高,為了更加準確的對疾病做出診斷,需要對上述尿常規指標進行綜合分析。
綜上所述,在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中,應用尿常規檢測方法,能夠快速、準確的對病情進行診斷,適用于疾病的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