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茹 張海洋 杜會博 史賀 劉敏肖 畢勝利


【摘要】目的:研究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娠高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治的妊娠高血壓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和對照組(硫酸鎂治療),均為3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自然分娩率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血壓情況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組間血壓均顯著下降,但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組間自然分娩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應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情況,同時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硫酸鎂;硝苯地平;妊娠高血壓;臨床效果
妊娠高血壓為妊娠期婦女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血壓高、蛋白尿、昏迷甚至心腎功能衰竭等,嚴重者會出現母子死亡情況,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胎兒的健康等都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同時在患者患病后也會出現一定的心理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恢復和胎兒的發育等,所以一定要對妊娠高血壓患者采取全面的治療模式,盡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促進胎兒的正常發育。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治的妊娠高血壓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為初產婦,年齡25~44歲,平均年齡(31.5±2.6)歲;孕期均為28~38周,平均(34.8±3.3)周;輕度妊娠高血壓28例,中度26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經過尿液、心電圖以及B超等方式檢查確診為妊娠高血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30例,組間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方法
以上所有孕婦均給予常規基礎治療,視患者情況適當采取鎮靜和吸氧等措施。與此同時,對照組孕婦注射硫酸鎂注射液,先將20mL的25%硫酸鎂注射液加入到10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進行靜脈注射,然后在450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5%濃度硫酸鎂溶液50mL,1次1天;觀察組孕婦在對照組的治療上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10mg/次,每天3次。以上所有孕婦均在治療方案下治療1個療程即7天。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應用對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取均數(x±s)表示,組間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情況比較分析
如下表1。
治療前兩組血壓情況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組間血壓均顯著下降,但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比較分析
觀察組30例產婦中19例為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為63.33%;對照組30例產婦中14例為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為46.67%,組間自然分娩率比較(X2=1.684,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分析組間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
3討論
目前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原因并不明確,主要與孕婦的心情、營養不良、高血壓家族史、子宮張力過大以及體質量過重等有關,其病理因素主要為孕婦出現小動脈痙攣情況使得血管腔較窄,阻力變大從而導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在臨床上表現出血壓升高,水腫以及蛋白尿等癥狀,其全身的器官和組織等都會因為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嚴重時甚至會發生心臟、肝臟和腎臟等損傷,導致腦水腫、腦出血甚至腎衰竭等,對孕婦以及胎兒的影響都較大。在臨床上首先以降壓和解除血管痙攣為首要治療目標,硫酸鎂可抑制乙酸膽堿的釋放從而起到擴張血管,解除血管痙攣的效果,同時還能有效改善胎兒和孕婦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硝苯地平屬鈣離子拮抗劑,能有效治療抑制其心肌細胞的鈣離子內流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通過防止鈣離子超負荷的方法起到直接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同時還能抑制血管、支氣管以及子宮平滑肌的興奮一收縮偶聯,起到擴張患者全身冠脈和血管的作用來降壓,有資料顯示,將該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于妊娠高血壓的治療效果較好。
該次研究中,治療前兩組血壓情況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組間血壓均顯著下降,但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組間自然分娩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將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應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情況,同時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