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陰式子宮全切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來本院就診且接受子宮全切術的患者中選取50例患者作為調研對象,將患者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經腹子宮全切手術,觀察組患者實施陰式子宮全切術,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患者疼痛感、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式全宮切除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手術方式,對患者的創傷小、療效確切且顯著,能夠大大縮短住院周期,降低術后疼痛感等,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出院,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陰式全宮切除術;子宮全切術;臨床效果;比較分析
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加上不良飲食作息等影響,患者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的概率越來越高,且日益呈現年輕化趨勢,該病癥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重視程度不夠,將會大大增加子宮癌等患病風險。宮頸疾病通過早期篩查,能夠快速診斷出宮頸上皮內瘤變等級,從而盡快采取手術治療等方法降低病癥的不良影響,針對子宮病變的主要治療方式就是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傳統的經腹子宮全切手術時間長、對患者創傷大、患者術后疼痛感較強,且容易引起其他并發癥,患者身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病痛影響。伴隨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提升,陰式全宮切除術逐漸引入臨床子宮病癥治療中,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采用微創手術方法對子宮進行切除,術后恢復速度快,沒有腹部瘢痕,減少病痛持續時間,提高治療效果,手術費用不高,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選擇這種手術方法,筆者對所在院陰式子宮全切臨床療效進行了全面調研分析,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調研區間是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從該段時間來本院就診且接受子宮全切術的患者中選取5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將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25例,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為(37.85±1.63)歲。其中子宮肌瘤患者16例、子宮脫垂并陰道前后壁膨出4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2例、宮頸上皮內瘤變2例、子宮脫垂1例。觀察組患者25例,年齡30~57歲不等,平均年齡為(38.54±1.92)歲。其中子宮肌瘤患者14例、子宮脫垂并陰道前后壁膨出4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例、宮頸上皮內瘤變2例、子宮脫垂2例。兩組患者均經過臨床常規婦科檢查和宮頸細胞學檢查,確診為子宮性病變,且均同意實施手術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病癥類型等臨床基礎資料方面的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經腹子宮全切手術,主要方法為:在患者膀胱溝上0.5cm處留一個弧形切口,將患者陰道前壁切開后分離膀胱宮頸間隙,隨后進入腹腔,將陰道后壁切開,分離宮頸直腸間隙達直腸子宮陷凹返折腹膜,將雙側主、骶韌帶剪切,并對子宮動脈主干暴露后進行切斷,同時從膀胱子宮間隙向前牽出子宮,將患者雙側的卵巢固有韌帶、子宮圓韌帶等進行標本取樣,同時對患者子宮附件等其他囊腫包塊情況一并處理后進行縫合。術后進行抗生素消炎。
觀察組患者實施陰式全宮切除術。主要方法為: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后取截石位,進行消毒、導尿等處理,將患者陰道口、宮頸、前穹窿暴露,從膀胱宮頸溝上方注入水墊,隨后繞宮頸環將宮頸陰道黏膜切開,實施鈍銳性分離膀胱宮頸間隙、直腸宮頸間隙。同時將宮頸向對側進行牽拉,將宮底韌帶和主韌帶宮頸下部等進行直接切斷清除。整個過程結束后用紗布將宮骶韌帶、主韌帶、筋膜組織從子宮頸下部順著子宮頸側壁的血管表面滑走將子宮動脈下行支和子宮動脈主干暴露后行導尿管。隨后將子宮動脈、靜脈主干運用鉗夾方式進行縫扎、切斷。隨后檢查止血等情況,將陰道斷端縫合消毒處理,術后使用抗生素進行消炎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1.3觀察測評指標
主要對患者手術過程及術后效果等相關指標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測評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情況等。術后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方式進行評價,分值為0~10分,0分代表無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強。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專業統計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引入t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標準,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各項情況
由統計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各個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組問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術后疼痛感(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由上述統計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輕,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采用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病變病癥,運用天然陰道孔道進行手術,不需要將患者的腹部切開處理,所以不存在腹部瘢痕等情況,與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相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臨床病痛,縮短了住院周期,術后恢復較快,易于被廣大患者接受。當前采用陰式子宮切除術也要注意以下要點:一是要在術前對患者的子宮及其附件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和分析,明確病癥類型,具體位置以及大小、子宮附件活動度等情況。二是要注意該手術方法的適用性,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選擇陰式子宮切除術,必須要經過主治醫生的全面診斷和分析,排除子宮狹部肌瘤、闊韌帶肌瘤、子宮活動度差等情況后方可選擇該手術類型。三是對醫務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必須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逐項操作,并做好術后消炎處理等,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手術風險。四是手術過程中和術后要密切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和術后出血等情況,并進行定期復查,一旦發現不良現象,立即復診治療。
總之,陰式子宮全切術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手術治療方式,療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