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力達·買買提


【摘要】目的:研究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隨機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并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動脈血氣水平改善狀況等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一定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合并使用無創呼吸機效果顯著,對患者的動脈血氣水平能夠進行有效改善。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經過進一步發展可轉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性慢性疾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以及病死率。對此本院予以高度重視,特選取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并隨即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對照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7.5±17.5)歲;觀察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0.5±18.5)歲。應排除心血管系統不穩定者以及不適宜使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等。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和觀察組在一般資料上(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的前3天,均進行1.5小時的治療后進行動脈血氣分析,并結合結果調整后續治療參數。
1.2.1常規治療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治療,在治療中對患者予以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祛痰,氧療等治療。
1.2.2無創呼吸機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調整為S/T通氣模式,水平壓力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調整,并經面罩或鼻罩對患者進行正壓通氣,設為13~17次/min為呼吸頻率,4~7cmH2O的氣道正壓吸氣,氧流量為2L/min,氧濃度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間。再依據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調整通氣時間和頻率。治療的前3天,時間均控制在12~24h,并根據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以及生命體征予以適當的調整,在5~10h之間,進行6~10d的治療。在整個治療進行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病情狀況進行嚴密的監測,若有異常情況,應予以及時的解決。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的動脈血氣水平變化情況和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動脈血氣包括:PaCO2、PaO2等值進行對比。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以及總有效四個類別,其中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患者總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使用£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在經過1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23例(92.0%)顯著優于對照組總有效17例(68.0%)(組間數據比較結果:X2=18.000,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動脈血氣變化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動脈血氣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PaCO2、PaO2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發病的時候其氣道的阻力會有所增大,從而造成呼氣末正壓,從而導致耗氧量加劇,引起患者呼吸肌疲勞狀態出現,造成患者的PaCO2上升而PaO2降低,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易導致患者死亡。對該病的傳統治療方法較常用的是:呼吸興奮劑以及有創機械通氣等治療方式對患者予以治療。但傳統的治療方法具有多種局限性,如:較高昂的有創機械通氣費用、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預后差、氣道通暢條件要求較高等。目前治療該病還包括化學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單純的養療法等都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療效果均不夠理想。但新型的無創正壓通氣呼吸機有效的彌補了以上問題,該治療方式具有呼吸功能消耗低、操作簡便、人機配合度高以及可有效緩解患者呼吸肌疲勞等多種優點,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患者接受度相對更高,在臨床中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在使用無創傷呼吸機時,應特別注意密切觀察通氣不暢且分泌物較多的患者,并對其情況予以詳細的記錄;再是面罩的選擇上要針對不同的患者選擇適合的且注意是否存在漏氣狀況;醫護人員還應指導患者調節吸氣壓力的同時,防止胃脹,必要時可對患者采取一定的胃脹藥物治療等。
在本組研究中可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2.0%)以及動脈血氣變化情況(PaCO2以及PaO2)等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時給予無創正壓通氣呼吸機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