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張燕 張麗波 柴淑梅

【摘要】目的:對消毒供應中心集中處理腔鏡器械的方法及效果展開觀察與分析。方法:選取本院使用的260件腔鏡器械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采用手術室傳統(tǒng)處理方法的為對照組,納入消毒供應中心進行集中處理的為觀察組。統(tǒng)計兩組器械的清潔效果,并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腔鏡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無菌質量合格率相比于對照組明顯升高,數(shù)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由消毒供應中心對腔鏡器械進行集中處理,可有效提高器械清潔質量的提升,充分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值得重視。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腔鏡器械;集中處理
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腔鏡手術也不斷發(fā)展成熟,并憑借創(chuàng)傷小,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少,術后身體恢復快等顯著優(yōu)勢,而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由于腔鏡器械有著復雜的結構及繁多的種類,給清洗及保養(yǎng)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而一旦出現(xiàn)處理不當?shù)那闆r,就會對器械的衛(wèi)生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引發(fā)交叉感染,導致不必要安全隱患的出現(xiàn)。由此可見,做好腔鏡器械的處理工作意義重大。本文以本院260件腔鏡器械為例,就其納入消毒供應中心進行集中處理的效果展開探究。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使用的260件腔鏡器械為研究對象,入選時間為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隨機將所有器械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有130件。對照組中,35件為胸腔鏡器械,44件為腹腔鏡器械,30件為官腔鏡器械,21件為腦室鏡器械;使用時間為1~4年,平均(2.1±0.6)年。觀察組中,34件為胸腔鏡器械,45件為腹腔鏡器械,31件為官腔鏡器械,20件為腦室鏡器械;使用時間為1~3年,平均(1.8±0.4)年。兩組基本資料差異不大,值得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腔鏡器械采用手術室傳統(tǒng)處理方法,首先將血污用流水沖刷干凈,直接扔掉縫合針及刀片,對器械進行檢查,將合格的器械放進超聲波清洗器中進行震蕩清洗并風干,對于銳利的器械,需裝入針線盒中,并用手術器械包將其他器械包裝好,用高壓蒸汽進行滅菌與消毒,隨后浸入到濃度為2%的堿性戊二醛消毒液中,待10h取出。
觀察組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進行集中處理,具體操作如下:將器械后續(xù)的使用情況詳細記錄下來,送入消毒供應中心,由專業(yè)人員展開集中、規(guī)范的清洗及滅菌消毒等處理操作。其中,處理程序包括器械的沖洗、酶洗、漂洗、消毒以及滅菌等步驟。具體操作如下:結束手術以后,按順序拆開可拆卸的器械并分開放置,拔出管芯后進行充分浸泡。接著用注射器向有管腔的器械注入清水進行沖洗,然后用柔軟的毛刷反復刷洗,對于有粘液物以及血液等殘留物的器械,需用酶消毒清潔劑清洗半小時左右,待結束漂洗操作后,將器械放入專用的潤滑液中,2分鐘以后取出。用紙塑將單件器械包裝好,至于多件器械,則需采用無紡布進行包裝,并將滅菌卡放入其中,外面則貼上滅菌指示的膠帶,以平放的形式置入離子低溫滅菌器,1h取出。采用高壓氣槍將器械的管腔吹干,然后放入干燥柜中,設置合理的干燥溫度及時間。最后給腔鏡器械涂上專用油,以達到包養(yǎng)的目的,并用紙塑袋包裝好。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腔鏡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無菌質量合格率進行觀察與記錄。其中,1)清洗合格的標準為目測或用手檢查,肉眼未發(fā)現(xiàn)器械有水珠、污垢及銹跡,且物品清潔干燥;2)包裝合格的標準為將包內的器械圖譜作為準清點數(shù)量進行打包,用了離子紙塑或無紡布進行包裝,且保護了貴重鏡頭;3)無菌質量合格的標準則是未有一例手術因滅菌效果不好而出現(xiàn)術后感染的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計量數(shù)據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分別用X2與t進行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腔鏡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無菌質量合格率相比于對照組明顯升高,數(shù)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當前,腔鏡技術發(fā)展迅猛,給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相比于臨床以往采取的剖腹手術,腔鏡手術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得到了廣大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青睞。但是,腔鏡手術的開展需依賴手術器械,操作也更加精細化。而相比于普通的手術器械,腔鏡器械有著更加復雜的結構,活動部位多而內部管腔小,精密度也更高,這便給器械的清洗及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些年來連臺手術的實施,對手術室腔鏡器械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
為將手術室人員緊張這一問題有效解決,并降低手術室污染,可由消毒供應中心來集中處理腔鏡器械,安排專業(yè)人員回收器械,積極做好清洗、消毒及包裝等后續(xù)各項處理操作,注意避免損傷器械,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選擇科學安全的滅菌方法,盡可能減少患者交叉感染的概率,在為臨床手術安全提供充分保障的基礎上,有效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本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腔鏡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無菌質量合格率相比于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進一步證實了消毒供應中心集中處理腔鏡器械的價值與優(yōu)勢。
綜上所述,通過由消毒供應中心對腔鏡器械進行集中處理,可有效提高器械清潔質量的提升,充分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