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球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模式對感染高危型HPV婦女健康行為的影響。方法: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48例感染高危型HPV型婦女,通過隨機抽簽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4)、對照組(n=24)。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實行健康管理模式干預、常規干預,對比兩組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和對照組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分別為:33.33%、8.33%,差異性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比較,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感染高危型HPV婦女通過健康管理模式干預,能提高HPV感染轉陰率,改善不健康行為,降低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
【關鍵詞】健康管理模式;高危型HPV;健康行為
相關數據統計,感染高危型HPV婦女約為4.28%。當前,健康管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臨床上對于HPV感染研究較多,主要針對HPV流行病學和實驗室分型、治療方面進行研究,然而對感染高危型HPV婦女的研究較少。為糾正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提高HPV感染轉陰率,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實施健康管理模式干預、常規干預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48例感染高危型HPV型婦女,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將48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所有患者排除并發滴蟲感染者、霉菌感染者、衣原體/支原體感染者、精神病癥者、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哺乳期者、妊娠期者、宮頸上皮內瘤變者。觀察組年齡區間34~60歲,平均年齡(47.5±4.4)歲。對照組年齡區間32~58歲,平均年齡(45.6±4.2)歲。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對觀察組、對照組的臨床基線數據加以分析,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干預,收集患者臨床相關資料,構建健康檔案并叮囑患者定期入院復查。
觀察組實行健康管理模式干預,收集患者感染高危型HPV陽性實驗室信息、臨床資料、對宮頸癌認識信息。然后,構建健康電子檔案,對患者健康危險因素實行全面評估,制定健康干預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群體健康干預措施,做好宮頸癌防治宣傳工作,定期在社區、工廠開展宮頸癌防治知識講座。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健康教育手冊內容為彩色、形象圖文,主要內容為病癥相關知識、防治內容。此外,還可通過社區專欄、健康教育處方、微信群等方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以便患者及時取閱,對自身病癥和防治措施有基本了解,及時進行交流。
個體健康干預措施,結合健康評估情況,明確患者的健康危險影響因素,制定個體化健康干預方案,方案內容涉及到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飲食習慣、作息時間、運動和心理幾方面。通過電話、信息方式做好隨訪工作,對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進行針對性指導,糾正其不良生活行為、生活習慣,保證飲食合理、作息時間規律,鼓勵患者每日加強適當機體鍛煉,固定性伴侶并做好性衛生工作。此外,應叮囑患者定期入院復查,對于心理壓力較大者,可采取心理咨詢方式,實行心理疏導,以此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自信。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48例感染高危型HPV患者,所有臨床相關數據,均通過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例數采取“72”表示,兩組高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經t進行統計檢驗;兩組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的對比,使用“%”代表,經X2實行統計檢驗,組間對比顯示為:P<0.05,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的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的數據對比為:33.33%(8/24)、8.33%(2/24),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X2=4.5474。
2.2兩組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的對比
兩組病毒負荷量RLU/CO比值、健康行為總分情況實行對比,統計學意義顯著,P<0.05。見下表1。
3討論
健康管理模式,主要針對的對象為個人、群體,對其健康情況實行全面評估和分析,進而提供個性化健康咨詢服務、指導。當前,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行為發生較大改變,這也是高危型HPV發病率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健康管理,主要以體檢為主,結合體檢結果為患者提供健康干預措施,加強患者的健康管理。對患者生活方式實行指導,對其心理和行為實行健康指導干預,告知患者性生活衛生知識,糾正患者不正確生活習慣,進而加強患者抗病毒能力。經健康教育方式,幫助患者從多方了解病癥相關知識、防治知識,從而降低高危因素,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自信,改變不良生活行為和方式。
總之,高危型HPV感染婦女接受健康管理干預,能夠改變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習慣及行為,提高HPV感染轉陰率,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