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目的:探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護理中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86名,按患者來到科室就診的次序,將隨機選取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對于對照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實施普通的術后護理,而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采取不同的護理模式,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術后護理中,分別觀察兩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護理模式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術后膝關節HS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觀察組的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對本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術后護理工作中,能有效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
【關鍵詞】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
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骨關節炎等會導致患者膝關節變形及疼痛的一系列骨關節疾病,臨床上對于該類疾病主要是采取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該手術具有創傷大、出血多,并對患者的膝關節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腫脹的現象,在患者接受手術后,護理人員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患者術后的護理干預措施中,對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十分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86名患者均為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人數為23人,女性人數為20人,年齡分布58~74歲,平均年齡為(64.63±2.3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人數為24,女性人數為19,年齡分布57~75歲,平均年齡為(64.29±2.53)歲。本次研究中的86名患者中均不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本次研究的內容、操作方式、實驗方法以及所用時間等本院科室均知曉,并支持本次研究。而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對實驗過程、方法、目的等均知情,在知曉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參與。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通過數據分析比較后,所得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實施普通的術后護理,而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采取不同的護理模式,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術后護理中具體措施如下:1)術后鎮痛:由于患者在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該手術會導致患者手術部位疼痛,因此,護理人員可遵醫囑給予患者采用超前鎮痛的方法,術前24小時給予止痛藥,提高痛閾,術后采用自控靜脈鎮痛泵與非甾體抗炎藥物及局部冷療,同時根據患者VAS評分,必要時給藥聯合用藥。2)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時,詢問患者的疾病既往史,對于高危患者,應在術后盡早進行預防護理措施,密切觀察患者局部皮膚的顏色、溫度、肢體腫脹程度以及淺靜脈充盈的情況,術后6小時即開始踝泵練習,每1~2小時一次,通過肌泵的作用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在手術后一天即可遵醫囑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鈉進行預防。3)術后康復護理:在患者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術后48小時后行主動或輔助的閉鏈屈伸膝練習,術后4天開始CPM練習,對于恢復較好的患者,可同時給予踝關節運動;在術后1天,可根據患者的狀況,協助患者下床進行輕微的活動,逐步進行ADL訓練及步態、本體感覺訓練。
1.3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通過采用護理人員自制的評分表,讓患者對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的表現進行評分,評分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各項操作技術、對疾病的知曉程度等,按照百分制進行評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使用HSS評分表評估患者的膝關節置換術的療效,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越好;同時統計患者在住院期間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患者填寫評估調查表后,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采用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HS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數據采用t檢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數據采用卡方檢驗,以a=0.05為檢驗水準,分析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采用SPSS 22.0數據處理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圖表所顯示的數據表明,觀察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的HSS評分為(62.78±2.43)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6.02±2.29)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對照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的HSS評分(51.75±2.85)分、護理滿意度評分(82.72±2.38)分,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2.32%)低于對照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6.28%)。見表1與表2。
3討論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在臨床上廣泛的運用于治療各類膝關節疾病,該手術的目的主要是接觸患者的關節疼痛狀況,促進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而該手術在術后必須加強一定的康復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促進疾病的好轉。在臨床工作中,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強調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評估,給予綜合的護理措施,康復計劃,在手術完成后,及時的給予止痛藥物,及時、盡早地實施肢體功能鍛煉,讓患者早日下床活動,給予相應的基礎護理,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風險,提升了患者的手術效果。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對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中,觀察組患者的HS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大大降低,所有的研究數據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本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理念運用于術后護理工作中,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HSS評分,有效地促進了患者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對患者疾病的痊愈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促進了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