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長假來臨,資金閑置對投資者無疑是一種損失,選擇將錢存入貨幣基金享受假期收益是越來越被認同的做法。而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通常長假期間貨基收益率會有一波上行;但是今年以來,在貨幣市場整體流動性寬松的情況下,貨基收益率有回落的趨勢,那么投資貨幣基金需要注意什么呢?
下半年以來,央行在定向降準之外還進行了較多的公開市場操作,意在通過政策手段緩解銀行資本金約束和促進信貸支持實體經濟,這使得貨幣市場整體流動性寬松,貨幣工具的利率也不斷下行。
同時,去年實施的流動性新規要求貨幣基金投向周期短、收益低、流動性更好、風險更分散的資產,例如新規禁止投AA+以下的存單,則相當于阻斷了通過配置低評級銀行存單獲取較高收益的機會。從半年報上看,目前貨幣基金的底層資產為短期的同業存單、逆回購等,其收益率也在寬松的市場環境中不斷下降,9月13日,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今年以來首次跌破3%。
在資產配置方面,貨幣基金的資產主要集中于債券和現金資產,表現出流動性和收益性的特征。從債券配置情況來看,今年因為擔心企業債違約問題,貨幣基金對企業短融債券的配置比例有所減少,目前同業存單在債券組合當中占比較高,從收益率的變化來看,貨幣基金收益率也與3個月同業存單收益率存在較大的相關性,同業存單收益率下行將帶動貨幣基金收益率下行。半年報披露,貨幣基金平均剩余期限約為84天,隨著配置資產的更替,貨幣基金的資產將逐漸由目前利率中樞為2.8%左右的同業存單組成,因此未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趨勢下行是大勢所趨。
有投資者認為,在季末、國慶節等流動性階段性緊張節點,貨基收益率仍有脈沖式上漲的可能。但是從去年國慶前后貨幣基金收益率的表現看,長假期間收益率保持平穩,少數產品如景順長城景益貨幣等收益率短暫增長后也并未持續。此外,長假前機構資金的大量涌入也可能導致收益被攤薄,因此投資者更應該從現金管理的角度看待近期貨幣基金的投資機會,對收益率不應報過大期待。
銷售機構通常用七日年化收益率作為標簽進行營銷,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一個用來平滑表示貨幣基金收益率的指標,但是該指標也存在弊端:當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會受到前幾日該基金已實現收益的影響。
2017年國慶之前,英大現金寶、嘉合貨幣等產品的七日年化收益一度超過5%,但是在假日期間收益率又回到了4%以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貨幣市場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會受到過去7天中某天的日萬份收益的影響,其代表的是過去7天的平均收益率,并不代表貨幣市場基金當前組合的真實收益狀況,英大現金寶和嘉合貨幣就是在去年9月25日分別達到了2.1596和2.9734的每日萬份收益,從而拉高了七日年化收益率。
理論上說,貨幣基金投資收益率上升主要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基金管理者大幅兌現債券投資所產生的浮盈,這種情況下,高收益率則不可持續,雖然此時的收益率會很高(比如超過5%),但是一段時間后,七日年化收益率又會回到原來的水平,投資者真實享受到的收益并沒有七日年化收益率所顯示的那么高;另一種可能是貨幣市場基金的再投資收益率上升,比如擇時投資了利率較高的債券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收益率增長是可以持續的,但受總體規模限制,收益率并不會提升很多。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每日萬份收益的穩定性觀察基金當前組合的收益情況,因為節假日基金管理者無法對持倉進行調整,如果基金能在節前保持每日萬份收益穩定的話,在節假日期間也很可能保持相似水平。
由于貨幣基金自申購后的下一工作日才享受收益分配權,而在贖回后的下一工作日才不享受收益分配權,在投資時點臨近節假日時,投資者應盡量在節假日前的第二個工作日之前提交申購申請,具體來說,投資者申購最晚應在周四進行,這樣可以享受到周五和周末的收益,加上長假共計息10天。此外,每逢假期,各家基金公司為防止機構資金攤薄持有人收益和規模短期波動引發流動性風險,大部分貨幣基金都會提前暫停大額申購或者直接暫停申購。因此,如果投資者想在假期也享受到貨幣基金的收益,就需要提前申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