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思所著的《投資最重要的事》是筆者閱讀的投資類書籍中較為難得的好書之一,書中的每一章節都堪稱精華,它不像格雷厄姆的著作那樣深奧寬泛,也不像費雪的著作那樣只針對公司的管理層和成長潛力重點追蹤,這本書不但詮釋了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同時更加強調“買好的,更要買得好”,并提出了三種獨有的思維理論,即第二層思維理論、鐘擺理論和周期理論。這三種理論框架中,筆者認為鐘擺理論和周期理論是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的真實寫照,在人性的缺陷達到極致時便產生了鐘擺的端點和周期的轉折點。而第二層思維理論顯得更加深邃,問題的分析角度顯得更加迂回。霍華德·馬克思認為:“世界上很少有人擁有成為杰出投資者的素質,有些人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即使可以,也不可能交給他們所有的東西。”從霍華德·馬克思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他認為杰出的投資人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也就是具有與生俱來的性格特征,他們在稍加訓練或經歷過幾次失敗后會迅速頓悟,進而形成敏銳的思維、非凡的洞察力和心理意識,這就是“第二層思維”理論。“第二層思維”理論強調的是對待事物分析角度的與眾不同。下面筆者結合市場來談一下對“第二層思維”理論的理解和感悟。
2018年2月以來,伴隨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A股指數下跌超過25%。隨著指數的不斷走低,市場悲觀情緒彌漫,許多優秀公司跌出了明顯的安全邊際。中國平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4月27日,中國平安公布一季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83%,凈利潤同比增長11.49%,低于市場預期,在A股市場的弱勢環境中,股價一度大跌超過7%,終盤下跌3.64%,動態PE不足10倍。
一,我們先來分析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在金融服務業、計算機領域、生物醫藥等許多領域都處世界領先;中國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1%。我們知道,任何行業的發展必定要引入“人”的驅動元素,沒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重復消費意愿,行業的發展就是空談。中美關系一直以來都是相互競爭、相互依存,并且這種格局也是世界各國之間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任何一個國家脫離這種格局的最終結果必定是越來越貧窮,越來越落后。再從美國制裁中國的方式上和對中國加征關稅的貿易清單上來看,美國直指中國要害,美國的這些舉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受制于人”的滋味,也深刻認識到了我國的“短板”所在。運用“第二層思維”理論分析,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中美貿易摩擦事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塊試金石,它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這次事件會倒逼中國的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在高端人才的培養上,在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上,在資源的配置上加大傾斜力度,從而最終解決中國的核心技術問題,搶占科學技術制高點。這對于受益的相關行業公司來說,無疑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二,中國平安業績影響因素分析。筆者認為影響中國平安2018年一季度業績的原因有:1.公司實行IFRS9新會計準則,對利潤產生較大負面影響。2.公務員要求填報個人及配偶、子女的保險情況,導致新業務增長不及預期。我們繼續運用“第二層思維”來思考。新會計準則對業績的影響是持續的嗎?公務員填報保險情況說明會弱化人們的健康風險意識嗎?不足10倍的PE水平是否已經反應了人們對前景的擔憂?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人均保單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通過以上提問和思考,筆者得出結論:1.發達國家人均保單7-8張,而中國14億的人口大國,人均保單不足1張,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會不斷增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公務員填報保險情況說明,不會影響人們對健康風險的防范和轉嫁意識,且文化程度越高風險防范意識越強。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只是表象,與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無關。3.與保險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對比,行業整體估值水平15倍PE,中國平安不足10倍PE,顯然不貴;縱向對比過去10年PE水平,不足10倍PE也幾乎是歷史最低位。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中國平安的價格都處低估,投資價值顯現。
在人們對相同的一件事有著相同的看法,得出相同的結論時;在牛市的喧囂與熊市的冷清時,有著“第二層思維”理論的人總是站在簡單的對立面,選擇悄然離場或靜靜守候。以上是筆者對霍華德·馬克思的“第二層思維”理論的市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