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耘
隨著當前計算機信息科學的發展,各行各業都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實現政務信息公開化已經成為全世界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政府執行力、公信力的重要指標。事業單位作為發揮政府部分職能、提供優秀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單位,主要涉及教、科、文、衛等方面,在占據更多的社會信息資源的同時,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化改革也提升議事日程。近年來,我國的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屢次出現違規違紀的現象,雖然國家及時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革,貪污腐敗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違規違紀現象仍然時有發生。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加強監督,制定并實施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我國當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現狀,找出目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一些建議以期能夠幫助我國事業單位推進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的建立,有效避免事業單位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從2014年起開始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進行信息公開工作。因此,事業單位應該落實信息內部公開政策,將單位的相關信息公開面向內部員工。本文從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角度出發,分析目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諸多限制因素及問題,以期在做好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的同時,為事業單位信息內部公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展開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計算機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逐漸信息化,尤其在企事業單位,信息化技術在上下級、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能夠順利開展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有助于內部員工加深對單位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情況的了解,同時還加強了員工對單位的認同感,促進內部員工的高效率工作。具體地開展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幾點:
第一,財務信息內部公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單位內部控制管理行為,員工可以通過查閱單位內部公開的財務信息,對所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等方面有深入地了解,不僅讓員工在心理上感覺到了單位對自己的尊重,加強了員工對單位的認同感和榮譽感,還使員工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單位活動中。第二,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對單位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在信息透明化、公開化的情況下,財務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政府和單位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章程進行財務工作。財務信息內部公開不僅督促財務人員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流程,還有利于增強財務人員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第三,財務信息內部公開能夠有效減少或減緩單位的腐敗和違規違紀問題。財務信息內部公開不僅可以讓員工很輕松地掌握單位真實的財務狀況,還能讓相關審查機構方便對單位進行財務方面的審查,起到了很好的監督控制作用,讓單位中有可乘之機的人自覺約束自身行為,樹立廉潔奉公意識。
二、我國當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現狀
在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后,發現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發展嚴重滯后,很多單位在財務信息內部公開上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未成立財務信息公開領導班子,沒人領導組織開展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未建立財務內部公開管理制度,單位的財務內部公開工作全部根據領導意愿行事,缺乏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財務信息公開不全面,單位僅僅公開年度財務報表,對單位內部的預算信息、經費支出和財務審計情況沒有進行公開;財務信息公開形式單一,僅組織部分員工參與會議進行公布,沒有設立公告欄。這些情況都嚴重阻礙了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工作進度,不利于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的發展。
(二)我國當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中存在的問題
1.財務信息公開意識薄弱。很多事業單位領導及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公開意識非常薄弱,這也是限制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事業單位與國家、政府的關系較為密切,領導者和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單位的財務信息屬于機密信息,不能夠對外界或者內部員工進行公示。另外,一部分領導者認為單位財務信息被內部員工知道后,會產生議論,影響單位整體環境;還有一部分領導者因為“利己心理”的影響,覺得財務信息公開約束了自己的行為。
2.制度尚未構建,執行缺乏保障。雖然在目前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施行)》中明確規定了事業單位必須要進行信息公開,但是仍然缺乏成體系的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欠缺了制度上的約束,各個事業單位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重視程度也就不夠,執行力度不足。很多單位進行財務信息內部公開時僅僅流于表面形式,只將財務數據的總體情況進行公布,缺乏各項分支科目的詳細情況,甚至某些事業單位將真實的財務數據進行篡改后再進行公布,這種行為不僅不利于財務信息的公開,更是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3.監管力度不夠。事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缺乏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項目的監督和審查。目前在大多數的主管部門無論在單位領導的經濟審查還是在對單位的專項抽查、財務審計中均未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情況提出明顯要求。監管的缺失不僅造成了領導的腐敗漏洞,更不利于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推進。
三、做好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一些建議
(一)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
事業單位必須要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內部公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單位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財務信息公開領導班子,按照總管領導、部門負責人、財務人員代表和職工代表的形式負責處理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相關工作。其次要確定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時間,可以按照年初、年中和年末的時間先后順序進行財務信息公示,在有重大事件或者特殊情況發生時,根據相關要求在事前、事中或者事后進行公示。接著要明確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內容,至少應該包括的內容有:財務管理制度及相關改動計劃通知、國家或地方財務政策通知、單位各部門的財務預算、單位的專項經費和營業收入的收支情況、單位涉及到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財務事項等。必要時可以參照國內上市企業對財務信息的披露項目,在結合事業單位自身實際情況和相關要求對財務信息進行公布。最后,要增加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形式。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的開展形式要以簡明、方便為原則,主要形式有:定期召開單位內部員工代表大會,對當前單位內部的財務情況進行公布,并及時回答員工提出的疑問;設置信息公告欄定期將單位內部的財務活動進行公示,方便內部員工查閱;單位內部下發通知文件或簡報的形式對國家或地方政府的財務政策變動進行通知;有條件的事業單位還可以在單位官網上上傳相關財務信息,內部員工通過工號進入單位財務信息內部公開系統進行查閱。
(二)加強外部的監督和控制
事業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和抽查,強調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和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切實保障財務信息內部公開制度的順利執行。(作者單位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