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
8月28日,新興裝備登陸深交所中小板,首日漲幅44%。新興裝備是一家主營業務以伺服控制技術為核心的航空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類、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類、綜合測試與保障系統類和軍用自主可控計算機類等航空裝備產品,其中掛架隨動系統、炮塔隨動系統等機載懸掛/發射裝置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和無人機等航空裝備領域,屬于軍民兩用的高科技產品。
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新興裝備已形成了完善的軍工業務經營體系以及與上下游企業的良好合作關系,公司業績亦穩步增長。公司預計,在2018年1-9月,公司在報告期內預計盈利8400萬——9400萬元,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作為軍工領域高端裝備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興裝備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航空裝備產品原創設計和高端制造的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中國制造2025”、“軍民融合”等戰略規劃。公司形成了以總經理、總工程師為技術核心的擁有豐富經驗、技術一流的研發團隊,且和國內一流高校進行產學研緊密合作,從基礎理論到產品工程化實現了無縫鏈接,專業技術及載體產品國內領先。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技術研發人員122人,占公司總人數的52.1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和技術骨干大部分都具有10年以上的行業經驗,諳熟機載設備產品技術和應用的發展趨勢,為公司技術研發保持行業領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取得了豐碩的研發成果。目前,公司擁有“直升機轉塔傳動機構”、“直線位移式電動舵機”和“四連桿通用掛架”等與公司主營業務密切相關的1項國防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司還參與主編了2個國家軍用標準,其中1個國家軍用標準已經發布。
憑借著雄厚的研發實力,公司自主創新的多項航空裝備技術和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突破了國際武器裝備關鍵技術的壟斷和封鎖,如機載武器發射隨動系統、機載全電折疊系統等。2005年,公司“交流全電式炮控系統”項目榮獲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公司在某武裝直升機研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被中航工業授予“攜手攻堅獎”。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一直專注于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綜合測試與保障系統、軍用自主可控計算機等航空裝備產品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應用于直升機尤其是軍用直升機。
據了解,軍工產品根據分級保護標準,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測評、認證方可銷售,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產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直升機尤其是軍用直升機行業存在特有的資質壁壘、技術壁壘和裝備流程壁壘,武器裝備需納入軍方型號管理,由軍方組織項目綜合論證,在軍方的控制下進行型號研制和設計定型。比如,在軍用直升機隨動系統領域,生產企業需要先通過GJB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企業保密認證審查,才能獲得軍品研制科研生產許可證,行業的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期內取得資質。
幸運的是,公司早已通過了GJB9001質量體系認證,是三級保密資格單位、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單位、注冊裝備承制單位。公司于2003年10月開始按照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標準開展軍工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自2004年至今,公司每年均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了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和三方審核。
“原創設計、高端制造”的產品定位使得公司產品競爭優勢明顯。目前,公司為我國軍機之掛架隨動系統、炮塔隨動系統、雷達天線收放裝置、電動吊聲絞車、浮標投放裝置等機載設備的唯一供應商。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陸、海、空和武警部隊,覆蓋武裝直升機、艦載直升機、特種飛機、無人機等機載平臺。在國慶閱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亞丁灣護航、利比亞撤僑等重大項目或軍事行動中,因公司的產品穩定可靠、保障有力,更是得到廣泛應用。
憑借著核心技術團隊、自主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公司已獲得了包括軍方和軍工企業等主要客戶的高度認可,也帶動了公司的營收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15-2017年公司收入分別為2.50億元、2.54億元、3.07 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11億元、1.17億元。公司預計2018年營業收入區間為3.6億元至4.0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7.41%至30.46%,凈利潤區間為1.2億元至1.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的技術、工藝和產品質量在行業內都具有較高的水平,能夠通過生產流程等方面的改善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使得公司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數據顯示,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1-6月公司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5.68%、25.50%、32.04%和28.17%,綜合毛利率分別高達74.32%、74.50%、67.96%和71.83%。而隨著國家對航空產業的大力支持,尤其出臺一系列對航空機載設備研制、維修及測控設備生產等產業相關的鼓勵政策,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分享航空產業大蛋糕。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直升機尤其是軍用直升機。除直升機外,公司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軍用自主可控計算機等機載設備產品同樣可以應用于固定翼飛機、無人機等領域,公司已經形成了多樣化、多層次的產品結構。
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類產品為核心,在產產品、研制產品和預研產品相結合的多層次產品結構,為公司長期持續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新產品的研制方向上,公司注重專業化拓展和應用領域拓展相結合。一方面,公司追求在機載懸掛/發射裝置、機載視頻信息、綜合測試等領域精耕細作,結合現有產品和技術研制出新型產品;另一方面,公司軍用直升機機載設備的基礎上,逐步將業務拓展至民用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等領域的應用,擴大公司產品的應用市場。
根據《World Air Forces 2017》數據,中國軍用直升機的數量近幾年增長迅速,總數達到809架,但相比于美國的5758架仍有很大差距,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而民用直升機市場也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對比國際市場,中國民用直升機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幾年直升機數量有望快速增長,需求端旺盛。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中國民用直升機數量為999架,大概相當于美國民用直升機數量的7%,分別占俄羅斯和加拿大民用直升機數量的35.61%和37.98%。中國的直升機產業發展與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在空中觀光、空中遙感等各類應用方面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業界普遍認為,一個國家每百萬人直升機擁有量與其人均GDP呈正相關關系。2016年,美國人均GDP為57638美元,每百萬人擁有直升機數量在43架左右,而我國人均GDP雖然已經達到8123美元,但每百萬人擁有直升機數量只有0.72架,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應用領域將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不過,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滿足不了公司業務發展的要求,而擴張產能則需要較大規模的資金支持。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后陸續投入到“新型航空裝備制造產業化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以推動公司主營業務發展。
根據本次發行方案,公司擬向公眾投資者發行不超過2935萬股股票,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為25.01%,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的總股本將由8800萬股增至不超過11735萬股。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成將極大地提升產能,因此通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一方面可以使公司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股東回報率。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核心在產產品為應用于某型武裝直升機的掛架隨動系統和炮塔隨動系統,這兩種產品已實現列裝并批量生產,目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除這兩種產品外,公司已經實現交付的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類產品還有浮標投放裝置、雷達天線收放裝置和電動吊聲絞車等產品,在未來5年,這些產品將給公司帶來穩定、持續的收入。
同時,公司的研制產品包括旋翼電動折疊系統、隨動掛架系統、舵機系統、新型電動吊聲絞車、特種電機和微型驅動器等。公司還在持續研制新型的視頻記錄儀和攝像機等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產品,新型的綜合測試設備、便攜式測試設備和移動式綜合檢測車等綜合測試與保障類產品。在未來10年內,這些產品將實現批量生產,帶動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此外,加上公司現有的技術開發、設備維護等服務,公司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多樣化、多層次的產品結構,為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