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華
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當前市場雖然新增資金持續入市,但何時能走出趨勢性行情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客觀來說,目前市場多數股票經過長期和慘烈的下跌,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顯現。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我們不要被浮云遮望眼,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的未來要有堅定信心。
1.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看。一是從宏觀經濟數據看,上半年GDP增長6.8%,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特征;二是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培育新動能,另一方面實施更高層次上的包括制造業、金融業、證券業的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三是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高速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互聯網+等支持消費升級,另一方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市場實現共同發展互助共贏。中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增強,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不斷前行,對此,我們應當堅信不疑。
2.從當前貿易戰形勢看。一是堅持WTO規則,堅持多邊主義和貿易自由化原則,開放包容互助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二是美國為了所謂“美國利益優先”,不講誠信,挑起不僅與中國實際上是與整個世界的貿易戰,雖然貿易戰沒有贏家,但特朗普的我行我素,最終結局很可能是以損人的目的開始,以害己的結果告終;三是由于美國加征關稅實施所謂制裁,引起個別小國的貨幣波動,但對像我們國家這樣擁有13.9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來說,影響是極其有限的。因此對于貿易戰,我們需要重視和研究其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但完全沒有必要過度恐慌。
3.從個股投資風險與機會來看。上證綜指從2007年10月高點6124點至今10年多時間,指數依然在2700點徘徊,雖然期間既出現過整體的趨勢性行情,也出現過結構性行情,一些質地較好的股票也有不小的漲幅,但目前來看,多數股票已跌得面目全非,個股的慘烈下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極大地釋放了風險,投資價值正逐步顯現出來。
4.從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看。我們的股市為什么嚴重偏離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短牛長熊?根本原因在于市場長期積存的問題太多,基礎制度建設存在不足。要使市場真正步入長期慢牛的健康走勢,必須排除各種干擾,深化改革攻堅破難。雖然制度改革與完善可能還有相當長的一個過程,但相信市場終究會回到價格合乎價值的正確軌道上。
當前筆者認為應當重點關注四類股的投資機會:一是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創新型企業股票,因為科技創新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引領消費升級,創新最具成長性、生命力、競爭力,包括芯片、網絡安全、5G、云計算、生物醫藥等領域;二是日常生活離不開、具有持續增長能力的行業,如基礎設施建設、環保、能源、金融等行業的企業股票;三是超跌成長股,特別是那些流通盤適中、已經開始盈利沒有退市風險的超跌低價成長股,隨著企業基本面的實質性改變,此類股票可能機會遠遠大于風險;四是業績穩定,股價跌破大股東的持股成本,沒有大小非解禁壓力的股票,此類股的安全系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