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麗
依據黨中央、國務院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
大力推行“營改增”政策,所謂“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它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做出的重要決策。目的是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調動各方積極性,促進服務業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減輕企業賦稅,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改增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可以促使社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而增值稅只是對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
“營改增”這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推動了我國稅收制度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實行營改增,它給各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它有效的打通了產業增值稅的抵扣,解決了以往的重復征稅問題,不僅為服務業帶來快速發展,也不斷優化了企業結構,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方式,帶動企業發展。但同時,營改增也也為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影響和挑戰,尤其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
一、實施“營改增”的意義
(一)消除重復征稅
通常便于征收的稅種主要有營業稅,但多數會出現流轉環節,流轉環節多了就會引起重復征稅的問題,導致企業負擔過重,實施“營改增”,可以依次抵扣,避免了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徹底消除重復稅收的弊端。
(二)降低企業出口成本
對于企業來說,出口產品會進行全額的營業征收稅,增加了貨物的成本和出
口勞務,使得出口企業無法參與國家競爭。實施“營改增”,加快企業產業升級,提高技術水平,促進企業購買先進設備,提高貨物的競爭力,提高勞務。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企業財務數據結構產生的影響
企業的主要營業收入不包含增值稅收收入,這樣就會使企業的營業利潤呈上升趨勢,企業在對財務進行核算時,要綜合考慮到毛利率和利潤率,這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產生一定影響。實施“營改增”,會使得企業的原有固定資產以及收入金額大幅度降低,從而加大流動資產和負債的比例。同時,企業的利潤結構也會改變,負債金額有所增加,企業的收入沒有了營業額,稅收和附加值稅收也會消失。
(二)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企業都是開普通的發票,“營改增”后,企業都開
始使用增值稅發票,這種發票難度有所增加。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只需開普通發票就可以,但增值稅發票要求嚴格,與普通發票的處理方式也大不相同。我國的相關法律對于增值稅發票有嚴格的法律要求,禁止一切偽造、非法出售等違法行為,這意味著國家對企業的稅務監管會更加嚴厲,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稅收憑證的作用。所以,各個企業要在發票環節多設監管監督流程,避免問題或風險的發生。
(三)對增加稅負的影響
實施“營改增”以后,有些企業的稅負出現了增長現象,也有許多企業出現了下降現象,企業之間稅務差異明顯。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其增值稅不高且有優惠,同樣對于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增值稅發票的一般企業而言,稅額是不能抵扣的,從而增加了賦稅,其中交通行業的固定資產比較多,可以抵扣,但稅率變化不大。
(四)對稅款計算的影響
實施“營改增”后,對于所繳的增值稅要按照相應的增值稅稅率來計算,而在此之前是把企業的營業額作為計稅技術來計算的。按照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的方式計算,算出來的應交增值稅就會比營業稅大。
三、“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合理規劃企業納稅,對納稅業務嚴格管理
實施“營改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企業的稅收壓力,因此,要合理正確的規劃企業納稅。對企業增值稅中的相關稅務嚴格管理,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對日常中的相關稅務進行合理科學的運算,由于增值稅中涉及的科目較多,記錄起來有一定的復雜性、困難性,所以,企業要建立專門的增值稅記錄工作崗位,對相關的明細賬做好詳細記錄。除此之外,企業還要積極抓住“營改增”這一機遇,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為企業制定合理的納稅實施方案。一方面,企業要通過改變流通這一環節來轉變資產形式,達到降低稅務的目的,避免將資產放到較高的稅務中。另一方面,要以提供增值稅的方法來增加企業經濟效益,與合適自己的供應商合作,確保財務管理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
(二)對發票管理加以監督
企業必須謹慎對待增值稅發票的使用、流通、開具等多個流程的管理,以此來保證發票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若沒有有效的專用發票管理,會為財務帶來巨大風險。企業要設立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稅收發票統一管理,相關人員要嚴格遵守并執行稅收發票的相關制度,對發票的開出及時做好詳細登記,并加以備案,企業的財務部門還需要定期檢查監督。避免風險的發生。
(三)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管理,強化財會隊伍
無論“營改增”是否實施,企業的發展都對財務專業的工作人員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職業能力還是道德素養。在“營改增”實施后,企業更要不斷的強化內部財會隊伍,來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首先,企業要對財會人員定期并且經常性的開展培訓學習,加深對增值稅稅收的認識,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稅收政策嚴格遵守。財會人員必須對稅務的相關業務熟悉后再展開計算,以此才能確定主營業業務。其次,財務人員在計算分析過程中,不僅要對毛利率、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做出分析審視,也要對各個財務指標帶來的影響做出同等分析,這樣才能使財務信息合理化、科學化。最后,公司企業也要設立財會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相關的懲戒制度,來調動財會人員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四、結束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會對我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它即推動了稅收改革,也使得各行各業加以整合,在降低了稅收標準的同時,還穩定了各企業之間的競爭。“營改增”的推廣,雖然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帶來了難題和挑戰,但對于企業的財會應對措施有所幫助,有效的促進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總而言之,“營改增”是我國改革稅收制度的必然結果,適應了社會的經濟發展需求,因此企業必須積極轉變原有的經營策略,在適應“營改增”的同時,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管理。(作者單位為東北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