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萍
現在的市場環境千變萬化,上市公司的內部環境存在著各種危險因素,所以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也應該包括內部環境與外部市場兩大塊。由于上市公司有其特殊的性質,使其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擴大了內部財務風險,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對其加強控制。
在經濟體系改革下,市場環境開始變得越來越復雜,所有公司都存在著財務風險,而上市公司的風險卻是最大的。為此上市公司要加強財務管理,合理規避所遇到的各種財務風險,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
一、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特征
其一,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將重點放在了資金上,而資金管理成效會對企業籌資造成直接影響;其二,上市公司過分注重處理貨幣表演形式的關系,不管是投資、籌資還是經營活動都如此,能否將這些關系都予以有效處理,會嚴重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管理;其三,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管理活動偏重綜合性,它可利用財務信息反饋人、財、物與供銷狀況,實現全面管理,此外利用財務管理相關指標還可實現企業生產效益、投資可行度、資金調動;其四,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屬于動態管理活動,它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與復雜性,上市公司在決策時也必定會受這些因素影響,而這些影響因素會讓上市公司財務決策變復雜。
二、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類型
其一,籌資風險。上市公司受資金供需市場與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籌資會給企業財務帶來不確定性,籌資風險涵蓋了利率險、再融資風險、財務杠桿效應、匯率風險、購買風險。其二,投資風險。上市公司在投入一定資金之后,需求變化造成最終收益偏離了預期收益。上市公司對外投資包括直接與債券兩種投資形式,股票投資會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債券投資不會和被投資企業產生直接關系,只是在規定時間收取固定利益,會存在無力償還的債務風險。在投資風險里包含利率、匯率、再投資、通貨膨脹、金融衍生、道德與違約等風險。其三,經營風險。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受供產銷不確定性影響,讓資金運轉出現遲滯,企業價值發生變動。經營風險有:采購風險、生產風險、存貨變現風險、應收賬款變現風險。其四,存貨管理風險。企業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存貨過多會出現產品積壓,占用資金,存在較高風險;存貨太少,會原料供應不及,影響正常生產,甚至造成違約影響信譽。其五,流動風險。企業支付與償債能力出現問題,就會造成現金不能清償風險;企業資產能否轉移為現金便存在變現風險。
三、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產生風險的原因
首先,宏觀環境復雜。如今財務管理方面的宏觀環境日漸復雜,其環境包括經濟、市場、法律、社會文化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而且經濟發展、政策、市場、物價也會對財務管理產生影響。宏觀環境的負面變化一定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例如物價上漲會加大生產成本,造成經營困難;借款越高,收益就會越低;匯率下降,出口企業會減少銷售回款;匯率上升,則境外企業存在還貸負擔,從而造成財務風險。其次,不遵守制度、資金管理混亂。財務管理制度混亂、激勵機制失效、信息失真,都會引發財務風險。在資金管理與利益分配上,上市公司都會有管理混亂與權責不分,導致資金有效使用率下降。而母公司也不會遵守所制定的制度,在貸款或使用子公司資金時,通過子公司來擔保致使其資產流失并陷入債務危機;還有對外投資失誤,損失大量資金;也有些公司不遵守證監會制度,為他人擔保致使自己出現債務風險。最后,缺乏監督職能。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布財務時缺乏真實性,致使連年的差錯需要更正調整。企業財務管理不到位,輕視了其作用,沒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一些公司為達到有種目的,未進應該進的費用與成本,多做不該有的收入,沒提該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致使財務不真實引發決策失誤。還有些公司不重視其財務管理,財務方面都是高層說了算,讓財務管理未發揮出監督職能,加大了財務風險。
四、上市公司規避財務管理風險的措施
(一)加強集中核算控制力度
上市公司可于內部進行集中核算、控制,可以防止財務信息失真,同時也會加強會計監管。當前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集中核算、控制已成為其重要基礎。而目的是在網絡背景下,合理優化其內容、方式、結構、流程、措施,讓財務信息的傳遞實時暢通,并在內部實現共享,充分發揮財務信息價值,同時也能確保其真實、完整、有效,最終使得子公司與分支機構加強管理和控制。上市公司在設計集中核算與控制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及靈活性,公司不同的業務流程、內部結構、控制點之間會有所區別,要確保以上設計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在設置集中信息與控制時,要考慮到集權分權、各控制點、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等,當管理模式、經營環境和控制方法出現變化時,不引進新軟件時,則要重新設計上述設置。
(二)增加資金風險管理
第一,設置風險控制獨立機構,增強其風險識別控制方面的能力。上市公司可由財務總監和總經理將財務部作為中心,與審計部、證券部組成委員會控制財務風險,且委員會要有獨立性,并直接面對董事會。其主要負責上市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財務部門則承擔日常管理。財務風險控制委員可評估識別整個集團的財務風險,評估報告直接匯報于董事會,不受任何干擾。第二,建立風險預警系統。風險預警系統可在財務風險發生前,就捕捉到其變動跡象,從而預測到損失,并及時預防制定出相應策略。企業想要建立健全的風險預警系統,就要考慮到定量與定性指標。而定量指標能反映財務風險,定性指標則可以預測財務風險。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
當前企業資源并非全由股東提供,同樣股東也不承擔所有經營風險。公司所有權是維持在相互儲存狀態下,員工、債權人、投資者都承擔著其經營風險,也享受著權益。因此,企業財務管理不可只重視股東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者。如果上市公司想要正常運轉,必須依靠人力、財務、市場、原料這四種資源。股東主要提供財務資源,但卻不是唯一的,所以企業必須要做到價值最大化。而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讓股東、管理者、員工、政府稅收等價值一同增長,并為社區、消費者創造出更多價值。在市場經濟制度下,企業不斷轉移經營目標,而當前企業經營目標也不再是股東權益最大化,其本質便是在獨立平等上實現多邊契約總和。在共同治理原則上,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管理,就應該從財務出發,把握好各個利益關系,以達到企業總價值最大化。相比于股東權益和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更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避免了企業追求短期效益而損害長遠利益。
(四)編制公司內部財務報表,制定會計政策
財務報表包括內部財務報表和外部財務報表,內部財務報表是管理者掌握公司經營狀況所編制的,它可依照公司實際情況來自由設計;而外部財務報表則是公開的法定報表,在格式方面比較固定、正規。在編制了公司內部財務報表并制定出會計政策后,管理層便可全面了解公司經營情況,在業績考核時也可與經營狀況掛鉤,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應收賬款要嚴格做好壞賬準備,依照業務不同來編制部門報告。在集團總部內部財務報表是掌握整個集團的重要渠道,為確保外部財務報表和內部財務報表一致,在編制內部財務報表時一定按照外部財務報表進行。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上市公司整體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風險是重要影響因素,對于財務管理風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將企業經營風險下降到最低程度,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寧波弘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