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互聯網對人類認知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人們逐漸依賴互聯網信息的便利性和時效性,將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到互聯網使用中,更加傾向于從操作便捷簡易的互聯網上獲取信息,而不愿到圖書館進行信息檢索,由此導致圖書館館藏利用率逐漸降低,圖書館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高校圖書館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基地,在促進學術科研進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推動學術進步、促進創新實踐,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服務創新領域不斷突破,一方面要創新服務理念、內容、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要隨時隨地總結、交流并分享經驗,將轉型與超越放在服務創新的首位。
一、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必要性
新的社會背景下,圖書館傳統的被動式服務理念顯得十分滯后,根本無法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反而會滋生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熱情、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也不會主動的改善圖書館設施、優化環境、提高圖書更新速度、豐富服務方式,因此要實現圖書館服務的創新。
(一)讀者需求與利用方式的變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文獻資料的載體已經不再限于紙張,紙質文獻在文獻服務中的比重有所降低,網絡實時的交互更是使讀者不必到圖書館便可獲取便捷的服務。在這樣的條件之下,讀者對于文化的需求和獲得資源的方式都已經不同于以往,對信息服務的評價標準也不斷的變得多元,讀者更傾向于將信息源頭的多元化、信息關鍵詞的定位、信息資源的準確度等作為評估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標準,而最看重的,則是信息資源的可靠性和精確性。所以讀者新的需求要求圖書館的職能必須發生轉變,對繁復的文獻資料進行更深層次的整理從而為借閱者提供便利,圖書館的服務必須創新。
(二)大學生對圖書館提供的服務要求更高。
高校圖書館盡管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但信息社會的學生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已不只是圖書館提供的資源范圍,比如很多大學生希望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利用能力,然而這個要求在“互聯網+”環境下還未得到滿足,高校圖書館還需要擔負適應新時代下服務的職能,以便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實際需求。高校圖書館也要加大對硬件條件的改建力度,注重培養大學生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力,這樣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知識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路徑
(一)服務方式的多樣化
在新的形勢下,圖書館可適當的根據服務對象來調整自身的服務方式,由于高校圖書館讀者的群體較為固定,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也就會更加的深入。所以,高校圖書館應該在一定的程度上對讀者進行分類,進而分析每一類讀者的需求,再根據每一類讀者不同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了解讀者需求,對潛在的讀者按類別分類,分析讀者的結構,對他們進行定期采訪或開座談會,設立讀者信箱,同時在本館的流通系統查詢他們的有關借閱資料以及他們慣用的檢索途徑、閱讀傾向、閱讀習慣等。
(二)強化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為讀者服務的理念,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
在互聯網環境下,讀者的閱讀方式不再僅限于閱讀紙質圖書,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電子設備閱讀電子圖書,也就是移動閱讀的模式進行讀書,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形式與之前比都發生變化了,但是服務的理念并沒有變,還是要想辦法盡全力為讀者提供服務,并且在移動閱讀的模式下這種理念更應該不斷完善。不能對讀者進行面對面的服務,這個時候就應該加強對圖書管理員的管理,讓“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深入到每一位管理員的心中,并且學習相關的服務知識,提高自身的素養,這樣即使讀者在手機或者其他讀書設備上讀書的時候,也能享受周全的服務。在目前互聯網廣泛使用的背景下,不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不能有效地利用數字資源,就基本上不能在這個行業里立足,因此需要定時地進行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訓,同時需要定期進行網絡知識、數字化管理、數字資源的利用等相關知識的培訓。通過日常的學習培訓,使相關工作人員掌握有關圖書館服務管理方面的各項新技能,了解最新的圖書館服務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互聯網技術服務讀者。
(三)創新圖書館人才隊伍培養模式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圖書館服務的關鍵所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進行服務體系的變革與創新,就得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除加大對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外,還應多創造外出系統培訓學習的機會,拓寬與外面業務交流的平臺,同時,適當引進相關的高層次人才,來充實隊伍建設,為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注入新的血液。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只有積極行動起來,堅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才能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高校圖書館資源的使用價值和利用率,才能更好地為高校科研教學服務。(作者單位為西安石油大學圖書館)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趙曉利(1974-),女,西安石油大學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編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