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中杰
《紅周刊》:主營醬油的加加食品擬以47.10億元收購以金槍魚捕撈為主業的金槍魚釣100%股權,要說這金槍魚配醬油確實是一道美味食品,可截至2018年3月31日,金槍魚釣
凈資產僅為15.64億元,此次收購溢價高達31.46億元,這“魚”吃起來有些貴啊。
小徐:要是按金槍魚釣承諾的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5000萬元、40000萬元、45000萬元計算,47.10億元的收購價格似乎還算合理,但問題是這樣的業績承諾最終能否實現?
《紅周刊》:金槍魚釣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3916.76萬元,凈利潤33261.97萬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5869.09萬元,凈利潤34388.07萬元,若按往年盈利情況分析,公司的業績承諾還在情理之中吧?
小徐:單看金槍魚釣的財報,似乎沒啥問題,但你計算一下,2016年和2017年金槍魚釣的銷售凈利率分別為52%和45%,要知道2017年貴州茅臺的銷售凈利率才46%,你不覺得金槍魚釣的銷售凈利率高得有些讓人瞠目么?
《紅周刊》:金槍魚和茅臺酒又不是一種東西,萬一人家金槍魚的盈利能力就高于茅臺酒呢?
小徐:和貴州茅臺相比確實有失偏頗,畢竟兩家公司的產品不同,實際上上市公司之中還有兩家公司經營金槍魚捕撈業務,分別是開創國際和中水漁業,其中開創國際2017年金槍魚營業收入74531.10萬元,與金槍魚釣不相上下。中水漁業2017年金槍魚營業收入52247.04萬元,略低于金槍魚釣。
2017年金槍魚營業收入略低的中水漁業的金槍魚產品毛利率僅為18.26%,而收入與金槍魚釣基本持平的開創國際2017年金槍魚產品毛利率為39.48%,兩家公司的產品毛利率都遠遠低于金槍魚釣的銷售凈利率,可想而知,金槍魚釣的產品毛利率會高到何種程度。此外中水漁業和開創國際的財報都顯示,兩家公司的金槍魚產品2017年毛利率均明顯高于2016年,若金槍魚釣的產品價格走勢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近,為何其2017的銷售凈利率較2016年反而大幅下滑了7個百分點呢?
《紅周刊》:中水漁業和開創國際兩家公司的金槍魚年捕撈量合計遠遠超過金槍魚釣,我計算了一下,目前中水漁業和開創國際兩家公司加起來的總市值也就45億多一點,低于金槍魚釣的估值。
小徐:若金槍魚釣能夠合理解釋清楚公司為何產品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遠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其高估值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公司若不能給出合理解釋,那么你若關注金槍魚捕撈這個行業,遠不如關注開創國際更讓人放心。
《紅周刊》:再來說半年報,金卡智能公告稱預計2018年1-6月凈利潤為20324萬元至2126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115%至125%,若按此計算,公司2018年全年每股收益有望接近或超過1元,按目前股價衡量,是否有關注價值呢?
小徐:分析金卡智能的業績預增公告,你首先需要關注的是公司2017和2016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的利潤環比增減情況。
《紅周刊》:為什么呢?
小徐: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金卡智能分別實現凈利潤3928.57萬元和9452.84萬元,而2016年和2017年下半年金卡智能分別實現凈利潤4832.27萬元和25361.37萬元,兩組數據相比,可以看出金卡智能下半年的盈利能力呈現高于上半年的趨勢,若這樣的趨勢在2018年還能夠延續,實際上對金卡智能全年的凈利潤應該更樂觀一些估計。
《紅周刊》:深圳華強的業績預增公告看起來也不錯,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的規模、利潤繼續獲得快速增長,公司預計半年報盈利31191.29萬元~33147.9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71%~69.73%,按此計算公司目前市盈率約20倍左右,是否值得關注呢?
小徐:深圳華強的業績確實可圈可點,但相比之下與深圳華強主業類似的力源信息似乎更值得關注,2017年力源信息實現凈利潤32381.85萬元,約為深圳華強同期凈利潤的78%。2018年一季度力源信息實現凈利潤10831.98萬元,同比大增約167%,高于深圳華強的一季報增長幅度。而目前力源信息的總市值還不到深圳華強的一半,相比較而言,更具關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