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霞
【摘 要】 目的:對于剖宮產手術以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進行研究。方法:調查選擇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所有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本研究選擇在此期間本院所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選擇研究對象共80例,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調查,總結患者的分娩方式。結果:本研究所選擇的80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在進行分娩方式選擇的時候,采用自然分娩的產婦38例,采用剖宮產分娩的產婦42例,對所有產婦臨床資料進行評價,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產婦選擇剖宮產從住院時間、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并發癥等相關的角度加以分析都明顯比陰道分娩組相對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剖宮產手術以后不可以將疤痕子宮作為剖宮產的必要指征,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存在著必然的風險,所以應嚴格的進行陰道試產,保證產婦的安全,如果陰道試產失敗則需要為產婦選擇剖宮產,保證母嬰的安全。
【關鍵詞】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最近這些年,因為醫療水平在不斷地提升,使得剖宮產的發生率也在不斷的提高,有研究人員認為,大中型城市的剖宮產發生率已經達到35%,甚至個別醫院超過60%[1-2]。現如今,醫患之間的矛盾關系日益緊張,因為剖宮產對于解決異常分娩和高危妊娠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所以醫護人員和所在的醫院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的風險,通常都會選擇采用剖宮產的方式進行分娩。所以針對于此本研究分析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相關研究,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的選取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80例產婦。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第二次分娩,而且上一次分娩均為剖宮產,平均年齡為(32.1±6.4)歲,平均孕周為(39.5±0.5)周,并且距離上一次剖宮產時間最短為1年,最長為3年。本研究所有產婦的臨床資料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性,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的比較。
1.2 方法
在產婦進入醫院以后,要求相關醫護人員詳細地了解產婦的狀況,介入超聲診斷方法和產檢等方式,對產婦進行身體狀況的全身檢查,對胎兒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并且為產婦選擇合適有效的分娩方式進行分娩,并作出分娩指導,還要對產婦是否存在剖宮產指征進行調查。對于產婦是否愿意進行試產分娩意愿進行了解,在產婦愿意的前提之下,最終確定選擇采用陰道分娩的產婦為38例,而再次進行剖宮產的產婦為42例。
剖宮產術后陰道試產所需要的條件是:必須距離上一次分娩的時間超過2年間隔,而且上一次剖宮產的指征消失,沒有存在新的剖宮產指征情況。在產婦首次妊娠結束以后,身體狀況有良好的恢復情況,而且首次剖宮產所采用的手術方式是子宮下段橫切口。調查產婦的B超檢查情況,產婦子宮具有良好的恢復,必須具備急診輸血和剖宮產的搶救條件[3-5]。
剖宮產術后陰道試產禁忌證為:首次分娩切口選擇古典切口或者選擇的是“T”型切口進行分娩,產婦曾經進行子宮修補術加以干預,或者產婦有過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產生過子宮破裂的眼,在此范圍之內,產婦不進行陰道分娩試產,產婦主動要求使用剖宮產手術等。
陰道試產分娩的過程和要求為:產婦分娩的過程當中需要有專人進行陪同,同時了解產婦的宮縮情況和胎心狀況,并對此進行嚴密的觀察和記錄。產婦所使用監護儀器對宮縮和胎兒胎心的相關情況進行連續性的監護,要隨時隨地的做好開腹的準備工作,并且做好輸血準備情況,產婦在進行試產的時候,不能夠隨意的使用催產的方法。因為產婦第二產程相對較短,所以在產程進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或者存在子宮破裂,應該立刻對產婦進行輸血,同時還需要半個小時之內,對產婦改行剖宮產手術。在分娩結束后,需立刻對產婦的子宮進行檢查,了解子宮的完整性。
1.3 觀察指標
對研究對象分娩過程中產程時間、產婦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26.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檢驗采用P<0.05表示。
2 結果
本研究所選擇的80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在進行分娩方式選擇的時候,采用自然分娩的產婦38例,采用剖宮產分娩的產婦42例,對所有產婦臨床資料進行評價,剖宮產手術后再次妊娠,產婦選擇剖宮產從住院時間、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并發癥等相關的角度加以分析,都明顯比陰道分娩組相對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如果存在陰道分娩指征,那么需要通過專人陪護,對孕產婦進行指導,了解孕婦總產程的具體情況,并且做出全方位的監護,以便于在出現異常狀況的時候,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孕產婦和胎兒的人身安全。當孕婦進行分娩時,需要盡可能地使家屬陪伴在其身旁,這樣能夠保證產婦的負面心理得到緩解。
在剖宮產分娩以后,再次妊娠需要掌握陰道分娩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在這種前提下提倡陰道分娩是可行的方法。陰道分娩能夠有效減少再次剖宮產而導致產婦盆腔臟器粘連等一系列的并發癥情況,陰道試產過程當中只要細致地觀察,及時發現胎兒窘迫和先兆子宮破裂等情況,并且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之下,就能夠大大的提升陰道分娩的分娩率,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所以也要求在試產過程當中需要有專人看管,對產婦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以便于為產婦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進行分娩。
綜上所述,對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剖宮產手術以后不可以將疤痕子宮作為剖宮產的必要指征,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存在著必然的風險,所以應嚴格的進行陰道試產,保證產婦的安全,如果陰道試產失敗則需要為產婦選擇剖宮產,保證母嬰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陳淑霞.三種剖宮產術式腹腔粘連的比較與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2(11):857-858.
[2] 羅思通,張靜,張美玲,等.改良新式剖宮產術對孕婦再次剖宮產術的臨床影響[J].西部醫學,2014,26(07):915-917.
[3] 鄒敏,張秀果,呂金霞,等.新式剖宮產改良術式800例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2(05):567-568.
[4] 于合珍.再次改良后新式剖宮產術40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09(16):75-76.
[5] 張利珍,賀素明,喻終利,等.三種剖宮產術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07):1335-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