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孫哥
8月1日,市場沒能扛住“瘋狂的拋壓”,跌破了上證2691點后見底反彈的生命線,資金又一次潰退,指數開始考驗前期低點。細心的人早已發現,創業板指數率先創了新低。
本周有一張圖片火遍了各大微信群。該圖是2008年8月6日到2018年8月6日的上證指數走勢,10年“零漲幅”。筆者查看了同期其他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數:滬深300指數從2600點漲到了3300點,中證500指數從2800點漲到了4800點。造成指數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各個指數的編制方法不同,筆者給您留句話“別把指數太當真”。上證總是在新股高估的時候把新股納入了,所以指數整體失真非常明顯,建議您以后就不用看了。如果要看大票的走勢,就看滬深300,而且首次納入MSCI的個股和滬深300重疊度很高,這些就是所謂的A股“核心資產”。那么中證500為什么漲幅更大呢?這個和中等市值個股的成長性更有關系,過去的10年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各個行業都有很多公司出現了快速的增長。
其實對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的57%-71%的累計漲幅,有些投資者會拿出同期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綜指的翻倍甚至近3倍的漲幅來對比。這樣對比不夠客觀,翻看道瓊斯的歷史可以看到,該指數在2000點網絡泡沫以后直到2013年近13年零漲幅?;蛘?,從1997年到2009年,該指數12年零漲幅。所以,不能看指數,多選好公司才是王道。無論是滬深300還是中證500,接下來10年的漲幅,翻倍是正常的,年均增速也就7%。
本周有個值得一提的重磅消息:14家養老目標基金出爐。如果將來類似的基金能夠免稅的話,相信中國版本的“401K計劃”(企業年金)就正式成立了,這會為股市帶來真正的長期資金,從而推動股市蓬勃發展。最近兩周盤面震蕩比較大,這個往往是市場底部的特征。這個階段當然存在短炒的機會,但經濟中長期的轉型方向才是值得重點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