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芬
隨著我國“營改增”政策的全面推廣和不斷深入,對于工程施工企業的財會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在“營改增”政策下,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有效的提升了企業財會工作的效率,促進了工程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營改增”對工程施工企業財會工作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在“營改增”改革背景下,工程施工企業開展相關的財會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動力,讓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不敗之地。因此,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正確的意識到“營改增”政策的重要性,并充分的將“營改增”正的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提升工程施工企業財會工作的效率,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營改增”對工程施工企業財會工作的積極影響
(一)有利于產業結構優化
工程施工企業和其他企業最大的區別就是大型施工設備在固定資產中的比重逐漸的增大。這主要是由于設備在更新換代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大型設備并沒有到報廢的時間就已經停止使用了,從而使得企業投資建設的成本不斷的上漲。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可以加快固定資產更新換代的效率,這樣一來工程施工企業就能夠擴大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從而促進企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有效的控制固定資源的增值稅,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有效防止重復納稅
現如今,分包工程在工程企業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不同的施工單位負責不同的施工任務,這樣一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也能夠得到強化,便于各個施工企業相互監督和管理,從而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在分包制度中,由于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簽訂合同,這樣一來分包商就可以不繳納稅款,稅款只需要建設單位進行繳納即可。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取消了營業稅,這樣一來工程施工企業和承包商都不需要繳納這一稅款,從而有效的防止了重復納稅的現象。
二、“營改增”對工程施工企業財會工作的消極影響
(一)企業負債壓力的增加
目前工程施工企業的資金流轉主要以經營、投資和集資這三種形式為主,但是,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會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主要體現在利潤方面。另外,在“營改增”政策中納稅總價包含在施工合同的總價格中,但是如果存在個別的供應商在實際的采購過程中無法出示合規的發票聯,就會使得工程項目所要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環境。
(二)固定資產投資變得困難
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對于投資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工程施工企業具有特殊性,而新的稅務體制并沒有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投資決策進行有效的引導,這也就會加大企業投資決策的風險,從而使得工程施工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變得更加的困難。
三、“營改增”下工程施工企業財會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加大納稅風險的控制力度
在新的稅務體系中,雖然稅務風險的種類不多,但是由于會涉及到相關法律問題,一旦出現任何的稅務風險問題,都會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大稅務風險控制和預防的力度。首先,應當要防止一些不良的供應商利用發票進行偷稅,這主要是因為發票是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憑證,所以,必須要加強對發票的管理,這樣才能夠將風險降至最低。財會部門應當要對發票進行嚴格的管理,進發票按照種類進行逐一分類,同時還需要確保發票信息的真實性。另外,企業還需要提升財務人員的控發票觀念,從而對企業納稅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
(二)采取科學的措施避稅
這里的避稅并不是偷稅漏稅,而是企業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資金投資等方式,利用我國目前稅務體系不完善這一特征,適當的減少所繳納的稅款,降低企業納稅總額的措施。這也是目前很多企業都會采用的方式。而工程施工企業的避稅則主要體現在招標、投標以及標價等方面。在簽訂任何分包合同的過程中都必須要充分的考慮避稅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單位在招投標時的稅務額度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此外,對于供應商也應當要選擇上,也應當要進行詳細的對比,并選擇最優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工程施工企業的財會工作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因此,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牢牢的把握住這一發展機遇,充分的利用“營改增”政策的優勢,提升財會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工程施工企業必須要加強對財務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加強對固定資產以及原材料的管控,降低企業的稅負,加大納稅風險控制,采取合理的避稅措施,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云南建投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