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粉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行政事業單位在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均發生了變化,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單位財務審計監督面臨著著重大挑戰。現階段,社會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單位只有加強財務審計監督,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水平,才能推動黨風建設,構建良好社會風氣。
財務審計監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警戒,通過采用有效的審計手段可以及時發現單位內部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問題,是內部監督的主要途徑。本文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工作現狀以及有效措施進行分析。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問題
(一)缺乏財務審計監督意識
財務審計監督目的在于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規范,使其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其本質上是一種調節社會功能的監督手段,對于單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國內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審計工作主要是事后審計,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滯后,以導致單位內部的財務審計監督工作不能貫穿整個經濟業務的始終,工作效率不高。這主要是由于單位內部缺乏對財務審計監督的正確認識,沒有注重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有些領導人員由于自身認識的限制,對本單位未來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因而財務審計監督水平整體較低。
(二)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力度有待加強
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缺乏獨立的執行地位。審計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在行政級別上幾乎相同,個別單位存在一定的出入,這就使得審計機關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很難進行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兩者容易發生沖突,審計單位面臨的矛盾和困境較大,工作很難開展,因而不能有效發揮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作用。當前,要想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審計監督水平,就必須加強財務審計制度的建立,由于很多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相比較會計工作和經濟工作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和單位管理制度改革之間的距離增大,不能使審計監督和財務管理形成有機的統一整體,因而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三)財務審計監督制度不夠完善
要想保證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就必須建立完善的審計監督制度,若指定工作后沒有實行,就會導致其流于形式,基礎工作就不能達到相關要求。現階段,有些行政事業單位不夠重視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實施,財務管理制度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一部分單位在開展財務審計工作和財務工作時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混亂性,因而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容易出現財務收支漏洞,增加了財務風險。
二、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審計監督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財務審計監督人員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
財務審計工作要想有效執行必須從內部工作人員抓起,要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較好的專業財務審計人才,提高工作人員的認知能力及工作能力,這樣才能推動財務審計工作的發展,避免出現財務風險等問題。
(二)對審計監督實施機制進行完善
當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實施機制較為落后,不能更好的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因而相關領導人員要對本單位需要審計監督機制的地方進行改進和完善,整合和重構審計監督機制。首先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和權利,并依據制定的審計監督規范嚴格落實實施。其次要對參與審計監督的各個主體之間進行相互監督和制約,并加強合作,從而實現整體功能的統一。最后完善審計監督糾錯機制,對審計監督思路進行清理,不斷創新審計方式,從而提高財務審計監督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對單位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支出的審計
行政事業單位中相關審計監督人員需要對單位內部入賬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主要看入賬是否及時、記錄是否準確和完整,是否存在不規范的收費和入賬行為;檢查單位內部是否存在虛開發票和挪用公款等情況;檢查并監督大額資金的支出項目,加強對支出的審計力度;對單位內部應付賬款、預收款項以及其他往來款項等進行檢查認定,并對負債記錄進行檢查。
(四)加強會計信息監督
企業中會計工作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要想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正常開展,就必須加強財務會計信息監督工作。而要想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就必須加強對其的監督和管理。相關部門需要對會計信息監督制度進行改進和完善,建立合理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要對相關審計人員進行監督,禁止出現賄賂等不良現象,保證會計工作效率;要對財務審計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審計會計政策的選擇,防止在會計政策選擇過程中出現虛假操作等行為,從而提高會計報表質量。
三、結語
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強化內部的財務審計監督工作,保證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開性,通過完善相關審計和監督制度,提高審計監督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會計信息監督,不斷提高財務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推動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包頭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服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