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東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商業文化教育的現狀,并整理出影響高職院校開展商業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重點探討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商業文化教育強化的有效措施,從學生自身角度與教育教學角度兩方面進行,幫助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教學質量,為學生營造出有利于綜合能力提升的學習環境。
一、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商業文化教育現狀
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在開展商業文化教育中,由于教育人員自身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商業文化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始終處于理論層面。商業文化教育作為綜合素質教育,也難以在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階段直接發揮作用。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比較短,培養人才的定位也屬于高級藍領階段。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更重視學生的實戰能力。以上原因導致當前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忽視商業文化教育。然而,商業文化教育雖從表面看屬于理論性教學,但卻關系到學生未來進入到職場中是否能夠全面發展。如果商業文化缺失,即使學生專業技能極強,但由于對行業了解存在偏差,仍然可能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就業。處于職場中的綜合競爭能力也將因此降低,這對學生未來全面發展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商業文化教育缺失,還體現在學生學習習慣不科學的方面。教育方法不合理,學生對于商業文化的學習意識也難以增強 因此在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開展商業文化教育還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二、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商業文化教育強化措施
(一)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訓
強化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的商業文化培養,首先需要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培訓。經管類專業與其他技術類專業不同,未來所面向的工作崗位也屬于管理層。學生職業素養培訓,可幫助學生強化自身責任意識,這樣未來進入到工作崗位中,也更注重對企業的商業文化探索。通過商業文化探索形成,實現企業處于市場競爭中的強化目標。學生職業素養培訓開展期間,教育人員還應該加強綜合控制,了解學生商業文化缺乏的主要因素,通過職業素養引導培訓。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意識,未來進入到工作崗位中,也能夠發揮商業文化基礎的優勢。
(二)糾正學生職業價值觀偏差
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培訓期間,由于學生對社會職場接觸比較少,導致部分學生對未來的職業價值觀出現偏差。僅僅將薪資水平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并沒有考慮在崗位中是否更有前途更有發展。開展商業文化教育中,需要對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偏差進行糾正,使學生能夠通過商業文化來了解到企業發展前景的重要性。這樣在就業擇業階段,學生才能夠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職業價值觀的養成,與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教育人員日常引導有直接關系。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偏差,通過案例講解評估,可以逐漸地糾正。教育人員更應該端正自身教學態度,從商業文化滲透的角度來幫助學生養成職業價值觀。
(三)提升學生商業文化底蘊
高職院校對經管類專業學生進行培養時,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專業技能層面上,更應該加強對學生商業文化底蘊的培訓。使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提升自身商業文化底蘊,對未來職場競爭的重要性。學生主觀意識轉變后,才能夠由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教育人員在開展各項教學計劃時也將更加順利。對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同樣需要建立在商業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交流溝通。
中國傳統商業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挖掘的內容,以中國古代的十大商幫為例,他們創造了中國獨特的商幫商業文明,把中華傳統商業文化精髓與自己的實際經營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些均需要滲透。在交流過程中,教育人員更應該善于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育教學方法改革來幫助糾正問題。商業文化底蘊的提升,可以直接為商業文化教育開展,打下基礎框架。學生無論處于任何學習階段,都需要在商業文化底蘊提升的基礎上,來增強未來就業階段對職場的認知。商業文化底蘊也是學生未來就業以及創業中不可缺少的素質。
三、結語
由此可知,新經濟時代我國財經類高職院校開展商業文化教育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緊迫性。通過商業文化教育的開展將深化當代大學生的商業文化素養內涵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積極的職業意識糾正其職業價值觀的偏差進而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作貢獻。(作者單位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為2016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社項目:商業道德融于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SJD88012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