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建
電商扶貧是當前較為理想的扶貧方式之一,如何通過電商扶貧,需要整合社會各種電商資源。高職院校擁有較為完備的教育資源,通過技術培訓、網店推廣等具體路徑參與精準扶貧具有一定的優勢。本文旨在探尋高職電商教育資源助力精準扶貧路徑,實現產教融合。
精準扶貧是貫徹落實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扶貧開發新思想新戰略新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科學扶貧的重要基礎。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調研扶貧攻堅時提出了“精準扶貧”,強調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到發展與扶貧、整體推進與扶貧到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熱潮,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范圍廣,形式多樣、深入人心。為了更好的相應國家號召,抓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進程,各地勤思考、出奇招,但大部分治標不治本,授魚而非漁。在這項政治任務面前,本質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抓農村經濟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在繼網絡經濟爆炸式增長以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成為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在農村電商旭日東升之際,依托電子商務手段,利用產教融合形式,充分發揮高校專業優勢,為農村輸血造車,制定產教融合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助力。
一、職業教育在農村“精準扶貧”中的獨特優勢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與普通教育形式相比,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從教學特點看,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方向有利于脫貧。職業教育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能力本位”教育,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更有利于促進貧困者的自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滿足精準扶貧的需要。電子商務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群體,發展運用好這一新興業態,可以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把村里的農特產品外銷出去,占領更廣闊的市場,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亦有利于改變農村發展面貌。
二、產教融合電商精準扶貧主要思路
結合電商精準扶貧的特性,以期通過電子商務手段,依托職業技能競賽、電商運營扶持、農產品線上銷售、農村從業人員培訓等形式,聚焦貧困戶、農特產品,加速脫貧目標整體實現。計劃以職業院校電商專業學生組隊,根據網店推廣、網店美工、選品、客服等模塊,在專業教師的帶領指導下,對接村級電商網店進行幫扶服務提供,努力優化現有網店運營各環節,美化網店設計、推廣增加網絡流量、提升銷售量。在整體幫扶指導過程中,學生直接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參與真實項目運營,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技能,積累項目運營經驗。通過電商網店運營幫扶,爭取達到“一村一品、一村一店、一村一能人”目標,以此提升對接區域農產品上行力度,增加農民收入。其次,為了支持當地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降低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疑慮,學校對接縣域提供在線勞務對接服務。通過轉移剩余勞動力進程務工,增加收入,為雙聯村脫貧致富提供積極幫助。
三、充分發揮職教優勢,大力推進精準扶貧
2014年以來,特別是全國職教工作會議的召開,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職業教育是實現精準脫貧、提升人生價值、擺脫代際貧困的有效方式。貧困家庭學子通過職業教育,可以學到一技之長,增強致富本領,實現一人高質量就業帶動全家脫貧。一是在招生就業方面優先向貧困村、貧困地區傾斜。二是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優勢,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在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主動適應國家、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深化改革,提高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依托職業教育特色,以服務與就業為導向,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特色,專業服務產業,對口支援,精準對接,實現職業教育實踐中發展的同時,助力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是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舉措。(作者單位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課題項目: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7A-1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