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敏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發展迅速。但國際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本國的利益,各國紛紛采取保護措施保護本國經濟,即“經濟壁壘”,而“綠色壁壘”是指一些發達國家通過立法、公約等形式對與生態保護有關的貿易進行限制的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綠色壁壘”對我國的影響,提出了應對“綠色壁壘”的對策,期望能夠更好地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綠色壁壘”對我國的影響
(一)消極影響
第一,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縮小。我國的出口國有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對象,以發達國家為主。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快,環境保護政策發展早,在環境保護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他們憑借優勢施行了“綠色壁壘”,但其中的標準過于苛刻,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帶來了極大的限制,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面臨著縮小的危機。
第二,農產品出口難度提高。當前,機電產品出口是世界貿易發展的必然選擇。但發達國家所制定的進口標準過高,我國的環保標準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使我國機電產品很難進入發達國際市場。
第三,出口成本增加。發達國家所制定的“綠色壁壘”中的標準中國的環境現狀很難達到的,而我國的企業為了增加出口就需要以“綠色壁壘”中的標準對產品進行一系列的檢驗,花費了大量的費用,進而提高了生產成本。
第四,產品出口受限。當前,很多發達國家都會以保護環境為由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將我國的農產品拒之門外。一些發達國家的環保水平雖然較低,但他們也有各種理由拒絕中國產品進入市場。另外,還有一些發達國家并未按照WTO所制定的協議執行,反而使其借助自身的優勢限制了中國的農產品出口。
(二)積極影響
第一,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在環境保護問題方面,世界各國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綠色壁壘”的設置使各國在進口商品時都會考慮其是否對環境、對人的身體有威脅。“綠色壁壘”的設置使人們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安全和健康,促進了人們生命意識的覺醒和提高。
第二,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綠色壁壘”是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必然發展階段,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綠色壁壘”的嚴苛標準也讓我們認識到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還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為了維持正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我國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二、中國應對“綠色壁壘”的對策
(一)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環保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并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環境保護不僅涉及環境,而且還設計到國際貿易中的綠色產品,人們也開始注重綠色產品的使用。另外,“綠色壁壘”不會消失,其標準會逐漸提高。我國要想適應這一世界潮流,應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對企業、群眾進行環保教育。要建立科學的綠色貿易制度,對進出口產品的質量也要嚴格控制。
(二)大力推行環境標準制度
我國應大力推行ISO14000環境標準制度。當前這一制度在很多國家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行環境標準制度有利于推動我國環保政策、計劃和行動的實施;有利于檢驗進出口商品是否符合標準;各個企業還能夠根據環境標準更好地調節生產。總之,大力推行環境保護能夠推動我國的環境生態化建設,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健康發展。
(三)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
在當前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下,我國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國際環境保護的潮流。為了更好應對“綠色壁壘”,我國應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確保我國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
(四)倡導企業清潔生產
在我國,有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污染。我國應倡導和推動企業的清潔生產,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這一過程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在轉型過程中,國家應對污染小、節約型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推動企業更好、更快地開展清潔生產。
(五)施行嚴格的產品和企業入境制度
當前,很多發達國家將污染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保護本國的環境和貿易。因此,我國應采取措施限制有污染的產品和企業進入我國,拒絕有毒有污染的產品進入我國,禁止大污染企業在我國投資建廠。
三、結語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過程中,很多發達國家都設置了“綠色壁壘”以保護其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給我國的對外貿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要采取加強環境保護和宣傳力度、推行環境標準制度、推動企業清潔生產等措施應對來自“綠色壁壘”的壓力,更好地維護我國的合法權益,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